40载春夏秋冬,每支粉笔就像一位老师,用自己的生命,在一面面黑板上,书写出平凡而又美丽的篇章,终会被时间这块黑板擦抹去,但却给无数莘莘学子留下了一生的宝贵知识与美好回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与责任。
泥木石上涂黑漆,粉笔行走千万里
在与严希老师的对话中,我了解到80年代的教学条件极为艰苦,那时候的黑板多是用水泥木打底,涂上黑漆。1978年严希老师成功考入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后来分配到中学任教。那时任教,他常在清晨,扯着长线,敲起梧桐树下的晨钟,然后给孩子们讲周总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每当有学生问他做老师需要什么,他坚定地说:“一面黑板,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绿木写尽书生意,三尺讲台育桃李
在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绿色板为代表的各种材料黑板取代了80年代那种传统水泥质地的黑板。
在所有学生时期的老师中,记忆最深的还是李老师,那时他三四十岁,很多老师都劝他下海经商,直到他前些年离世前,也从来未离开过他的教师岗位,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书桌上总有一把戒尺,而且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1995年,我开始了求学生涯,当时的乡村小学,条件也很艰苦,学生仅有几本课本,极少有课外书。对于我而言,课桌上的“三八线”和戒尺成了儿时最深刻的记忆。那时候,李老师经常会极其认真地用正楷字抄来新的书籍给我们看,然后为我们耐心地讲解。即使到现在,他那做事严谨的态度,和一生甘愿做一名基层老师的高贵品格仍是指引我前进的一座高塔。
新材归来绘舒雨,承得千树洒春礼
在21世纪的互联网经济下,各种新型的多媒体与新材料的结合的黑板代替了90年代的那种旧绿木为代表的单调黑板。
2015年,我终于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因为体验到了基层老师的辛苦,我也明白了:那时候的李老师对工作是多么认真,对待学生是多么的无私关爱,以至于我一直把他作为榜样。
三面黑板正是教育者不同时代的见证者。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教育完成了一个人的生存、生活以及培养出一个人对于,家庭,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不会改变的。
正是先辈们的以身作则和无私奉献精神,才培育了今天的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培育好界首教育!(许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