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宁:打造人居环境新样板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9/12/19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9





今年来,安徽省怀宁县整合相关项目资金3.2亿元,扎实推进“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努力把乡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确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高位推动,打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硬仗

走进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求雨村,洁净宽敞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绿树成荫的农家院落……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淳朴民风和田园美景,整洁靓丽的乡村在阳光的掩映下显得十分壮美。眼前一片水清、村净的美丽景象,原以为是为迎接元旦春节而开展“大扫除”的结果。但事实上,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随时随地保持干净整洁已经成了怀宁县农村的常态。

让农村环境亮起来,生态美起来。顺应百姓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强烈要求,以农村污水得到集中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明显提升为总体目标,怀宁县开启了一轮力度空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怀宁县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扎实有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怀宁县坚持高位统筹、自我加压,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定方向、明路径、强责任,构建了上下联动、全县行动、干群互动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成立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第一组长、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及城乡环卫一体化、文明创建、城乡污水处理、宜居县城(城市双修)试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及殡葬改革治理等六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分管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在县政府办公室集中办公,作为推进该项工作的参谋部和作战室,直接协调推动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通报情况,领导小组每月定期调度,县委县政府季度现场考核评定。10月11日-12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开展全县人居环境整治“互看互比”活动,相互学、比着干,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升温加压、提速增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最大的潜力和优势就是生态环境,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是抓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实行月查、季督、年评的督查考核机制。”副县长江俊杰说。

截至目前,怀宁县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同步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改厕9700户,达年度任务的162%,有30个村计划完成整村推进;投入8000余万元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所有村组垃圾做到了应收尽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清理沟塘2568个,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5019吨,清理乱搭乱建5175户,清理废旧广告牌10526个,清理无功能建筑93600平方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5.1%,设施配套利用率达95.12%。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强力推进,2018年度省、市中心村建设已通过省、市验收,2019年度10个省级和5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厕所革命 补齐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像这样现代清洁的公厕,没想到我们村里也有了。”怀宁县石镜乡邓林村村民查怡安对村口的公厕赞不绝口。近日,在邓林村海螺中心村看到,这里的公厕墙上是山水泼墨画,入口处是园林式拱门,里面安装着明亮的镜子和整洁的洗漱台。很难想象,这里从前是一间臭气熏天的旱厕。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问题关乎群众生活,折射文明风尚,影响环境形象。今年来,怀宁县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为先,举全县之力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攻坚行动,千方百计抓好这项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县级补助标准,各乡镇结合当地施工难易程度再增加补助,全县平均改厕补助标准达到2000元以上。同时,提前谋划改厕整村推进,出台了具体奖补办法。对采取整村推进改厕工作、无害化卫生改厕率达 85%以上,并验收合格的,总户数在800户以上的村(居),县财政奖励 60万元;总户数在400—800户(含)的村(居),县财政奖补 50 万元;总户数不足400 户的村(居),县财政奖补35万元。对乡镇改厕任务数设置下限,不设上限,鼓励乡镇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怀宁县在改厕模式上既尊重农民意愿,又结合实际,可以选择砖砌式,也可以选择装配式;可单户改造,也可以联户建设。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全县目前完成改造的厕所,砖砌式约占70%以上。化粪池建造既可以在老粪坑上进行改造,也可以就近选址新建。正因为模式灵活接地气,改厕工作从行政推动改厕很快向群众要求改厕转变。茶岭镇泉合村丰收组经全体村民商议,坚持一户一厕,室外旱厕或拆或填,化粪池建造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群众普遍叫好。雷埠乡牛店村陈湾组52户全部拆除户外旱厕,改造各户室内卫生间,并建造了大型化粪池,集中处理粪污。由于模式灵活,指导有力,全县改厕工作推进有序、高效,预计今年全县将完成改厕12000户。

全民动手 建设美丽宜居宜游乡村

“你看,这里原来是个垃圾堆,一到夏天臭气难闻、污水横流,现在经过整治,变成了一个休闲娱乐广场。”在怀宁县江镇镇盘石村刘大屋中心村广场上,有老人坐在石凳上一边摘菜一边唠着家常,还有人在锻炼身体,几个孩童追着一个球嬉笑跑闹,很难将其与之前的‘垃圾堆’联系在一起。

通往出村第二条道路正在建设、村头的垃圾塘变成了停车场、昔日破旧旱厕全部实现改造、房屋边污水管道正在铺设……坐落在S360沿线的盘石村刘大屋中心村有98户430人,原本是一条环境脏乱差的老村庄。今年来,该村引导村民走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将一个破旧的村庄建设成美丽宜居宜游新村。“我们围绕‘一心、一轴、两区、三景’为核心,从文化、村庄、生活三方面规划建设,先后实施了垃圾处理、改水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道路扩面延伸、环形通道建设、污水处理、河塘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绿化亮化、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初步计划投资160万,资金来源主要是镇村项目结合及群众自筹。“盘石村党支部书记刘会淼介绍说。

2019年,怀宁县强力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了2018年度12个省级中心村、4个市级中心村、10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2019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10个县级中心村建设工作达到进度要求。全县美丽乡村中心村分别按照省、市、县级标准,突出省中心村的十大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卫生改厕,绿化亮化、环境整治、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垃圾处理等建设工作,继续推行县领导联系、县直单位结对帮扶机制;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周报送、旬通报、月督查”监督检査体系;省、市、县级中心村结合农村“三大革命”开展了垃圾清理、河沟清淤等环境治理工作。至2019年9月底,全县2018年度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目前2019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快速推进,各地建设进度均达到年度任务的70%以上。该县按照“政府补助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共建部门支持一点”的办法,积极开辟筹资渠道,全力保障建设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格局,2018年度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达到1.2亿元。

在建设过程中,怀宁县坚持“老百姓的事自己干”“群众的事大家商量干、共同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凉亭乡磨山村王塘组制定和利用村规民约,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老百姓主动拆除房屋无偿支持修路和环境整治;雷埠乡牛店村陈湾组村民自发集资80万元、捐资75万元,共计155万元用于村内“五清一改”;三桥镇双河村马闸组,群众自发组织迁坟148棺、拆旧50余处,村庄环境得以彻底整治;腊树镇腊树社区桥头组村民集资及争取项目资金,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马庙镇合一社区三合组坚持“自己事自己办,大家事商量办”,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捐款达55万元。(檀志扬)              









(责编:郭宇、金蕾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