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长丰县吴山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多措并举,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形成了集中供养养老、社会化养老、村(社区)互助养老和政府购买服务养老等4种养老模式,使各类型老人的生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集中供养养老,让特困供养老人拥有“乐园”
位于楼西村的吴山镇养老服务中心为该镇集中供养养老点,主要服务对象为全镇范围内的特困供养老人。
“中心是原镇敬老院子‘升级’而成,现在主要功能是做好全镇特困供养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吴山镇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前友介绍,“目前中心有特困供养老人91名,他们的吃、住、穿、医、管、用等,由政府实行统一管理模式运营。”
据悉,吴山镇养老服务中心于200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有容纳180人的床位。2017年,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对中心进行了改造提升,主要包括特护区建设、厨房、路面地坪、墙面粉刷、卫星电视、卫生环境、消防等,做到了庭院美化、设施齐全、人员服务到位,成为特困供养老人晚年的生活乐园。
“住在中心里,生活无忧,身体不舒服也能及时诊治,平时还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在这里,我们感到很幸福。”已入住吴山镇养老服务中心11年的82岁老人郑贤门高兴地说。
社会化养老,让社会老人住进“新家园”
位于官府社区的“秋之韵养老院”,是吴山镇开展“公建民营”、市场运作、社会化养老的一个场所。
早在2014年,吴山镇总投资650万元建设一处新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床位160张,内设食堂(餐厅)、公共浴室、娱乐室、健身室、医疗康复室、多功能室等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于2015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2016年1月,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的吴山镇经公开招标,与合肥秋之韵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该养老服务中心实行“托管”,由公司面向社会化经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监督、定期缴纳管理费用的经营模式,形成“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互动局面。
在管理服务中,合肥秋之韵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本着“为政府分忧、帮子女尽孝”的服务宗旨,以“你把老人托给我,我把放心送给你”的服务理念,针对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分散特困供养老人,提供“爱心、耐心、孝心热心”等全方位关怀服务,让“秋之韵养老院”成为了老年人精神家园。
“现在院里有老人50名,不仅本地老人,还有来自寿县的8名老人。我们视老人为自已的亲人,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享受到新家园带来的温暖。”合肥秋之韵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国说,“我们按每位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分4个标准收取服务费用。现在我们的服务受到了入院老人亲属的充分肯定,他们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就是证明。”
来自吴山镇东岗社区的老人郑子爱说:“秋之韵养老院,现在就是我的新家,在这里生活非常好。”
社区互助养老,让居家老人走进“养老驿站”
在镇牌碑社区,今年5月吴山镇在这里率先启动社区互助养老模式。镇民政事务所负责人说:“通过试点,牌碑社区互助养老中心已成为社区居家老人的‘养老驿站’。”
今年初,吴山镇针对农村家庭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的空巢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而现有的镇内养老服务机构不能满足此类老人养老需求现状,按照“先行先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在牌碑社区去年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先行启动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升级版”的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位于牌碑社区拆迁集中居住区,内设食堂、午间休息室、阅览室、健身和娱乐等场所,服务对象为社区范围内70岁以上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及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散居的特困供养老人。
在牌碑社区互助养老试点工作中,吴山镇在资金筹集方面采取“集体筹一点、个人交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办法,坚持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以老年人自费低偿为主,按标准交纳伙食费,自行承担医疗费用,镇财政根据实际服务人数给予运营补助,并按季度结算到位。
牌碑社居委主任魏明胜说:“社区负责互助养老中心日常运营管理工作,聘请厨师、服务人员各1人。目前,中心已入驻符合条件的老人23名,他们每月交纳180元,就可以享受到一日三餐等方面的服务。些老人到中心生活后,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有效解除了这些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
“这里吃饭方便,荤素搭配还有汤。吃过饭,还可以在活动室打牌、聊天。真的很开心!“72岁的牌碑社区老人陶有好对互助养老中心给予称赞。
目前,牌碑社区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已成为吴山镇第一家以社区为经营主体试点医养结合的为农村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养老机构。在低偿提供就餐、理发、娱乐等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由镇卫生院输出医疗资源,与服务中心合作医生通过多种形式为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入住老人可以在这里健康就餐、体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各项辅助医疗活动,真正实现在家门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政府购买服务养老,让失能失智老人过上“新生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针对失能失智老人养老,我们正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养老养老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让老人获得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吴山镇民政事务所负责人介绍。
吴山镇经过各村(社区)摸排,发现有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400余人,这些老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具备入住镇养老服务中心条件,他们的存在给各自的家庭成员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已制定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施办法,计划明年1月选择试点村和社区,针对部分失能失智老人家庭,启动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模式,即家庭成员或者有劳动能力、有空闲时间、愿意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邻居或者社会人士,请他们给此类老人生活上帮助和照顾,主要包括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着力解决我镇部分困难家庭,失能、失智老人生活困难等问题,做到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推广。”吴山镇分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为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杨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