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快,城市发展的人才紧缺、个人求学奋斗的需要等,农村的大批青壮年涌入城市,如今的农村青壮年许多虽留在农村户口上,但身已走远,工作和生活的地点早已远离家乡,融入了城市之中。对于家乡的政务,传统的张榜公开、村镇广播宣传早已是鞭长莫及了,那么如何更便捷的获悉和监督与自身权利义务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如何做到身在外地也能有效的监督家乡的政务工作?
为解决这个村民们所思所盼的问题,长丰县在小微权力公开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阳光村务微权平台”的政务公开新模式,而吴山镇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化分工、高效宣传、优质服务等举措,让“互联网+政务”在群众中走得更远、更扎实。
分工细化 让政务公开内容更实更新
阳光村务微权平台筹备之初,吴山镇纪委在统筹信息录入工作时就着重突出了政务公开内容的详实、及时,对全镇参与平台信息建设的12个部门人员召开了专门的动员会,强调了42个公开事项录入中应突出真实性、实效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以详实的数据、准时的更新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在扶贫领域政务公开栏中,镇扶贫办根据春秋两季产业扶贫政策和申请人员的调整,分批次公开每季人员的申请、验收、补贴发放的情况,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让群众通过浏览系统就可实时了解到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
宣传多元化 让政务公开走进百姓生活
平台的筹备和建立、政务内容的梳理和公开虽然繁琐,却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人员的培训迅速的落实起来,最难的部分则是如何让这个高效的平台落入群众的眼帘、走进群众的生活。在推广和宣传平台上,吴山镇下了大功夫。镇纪委除了运用广播、公示栏以及印发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媒介外,还利用集会、科普宣传、文艺汇演等活动机会在群众中宣传平台的功能和使用,结合扶贫走访活动、节假日务工人员返乡节点开展入户宣传,对平台建立的初衷、功能的演示、互动的操作等全方位进行讲解,让百姓从嫌麻烦不理解转变为主动学点赞认可,实现平台服务对象的最大化知晓和使用。
截至12月中旬,吴山镇阳光村务微权平台的网站点击量达到了27万人次,这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村民对家乡政务的关心、对政府工作的认可与互动。
做好后勤服务 让政民互动落到实处
随着平台的推广和广泛运用,一些细小的问题也偶有出现,比如桥冲村的村民胡大哥在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登陆后发现,显示的页面是隔壁百花社区的资料,接到反映后,镇纪委立即与软件公司对接,发现是软件公司在村民资料录入阶段的小失误导致,核实信息后,迅速给予了纠正,不耽误村民查看村务相关资料。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不懂耐心指导,这是镇纪委以及各村(社区)在阳光村务推广中一直遵循的工作守则,镇纪委联系软件公司指导村(社区)熟悉平台运作原理,村(社区)工作人员指导群众流畅的操作平台为自己服务,基层工作者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通着政务公开的最后一公里。(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