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孝文化内涵,打造孝文化基地,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开设“四点半课堂”……岗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志愿服务队,从细节抓起,树文明新风,着力打造“孝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品牌,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情系老人
近日,由岗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联、总工会、合肥江淮铸造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敬老爱老、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镇敬老院。三个小时的志愿活动,不仅让老人们体会到岗集镇党委政府及镇域企业的关怀,也进一步增强志愿者们敬老爱老意识。
当天志愿者分组开展服务项目,有的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陪伴老人话家常;有的为老人拍照留念,记录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还有的志愿者给老人制作美味的食物,如蛋挞、薄饼,并分发水果等。老人们阵阵笑声就是对志愿者们最好的奖赏。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与老人合影留念,老人们也期待与志愿者再次相见。
2019年以来,岗集镇因地制宜,指导2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工作,整合资源成立了岗集镇“孝之星”志愿服务队等1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每个村(社区)成立了两支以上志愿服务队。
文化站中午不关门不休息,满足老年大学老人娱乐、孩子中午放学打乒乓球、阅读等需求。岗集社区新时代实践站在社区家庭发展中心建立“四点半”课堂,由居民、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组建了“和谐家园”志愿服务队,义务承担起“四点半课堂”的工作。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定期到敬老院和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聚集场所,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巾帼志愿服务队节日期间到敬老院和五保老人家里走访,陪同他们共度节日。元宵节期间,岗集镇法律志愿服务者介入,成功调解了来自葫芦岛等地十几位外来商户与入驻企业的经营纠纷。
主动作为树文明新风
2019年以来,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镇多个志愿服务队主动作为,发出“人居环境整治、人人积极行动”倡议书,号召全镇广大家庭共同创造清新、整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2019年4月,巾帼志愿服务队牵头开展 “最美庭院”评选,25名评委用一天时间现场打分,并通过微信投票,两期阅读量达1.3万人次,通过活动实实在在地让群众主动投入到建设美丽岗集的战役中。在社会综合治理中,镇村发挥志愿服务者的力量,走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走访,发现了部分小区电动车存放处监管缺失、小区管理人员不到位、巡查力量不够等问题。为此,镇村发放安全防范明白纸,组建夜间巡逻小分队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可防性案件的发案率。扶贫工作中,由扶贫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协助帮扶人员入户走访,完善资料,帮扶困难扶贫户。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中心文化站建设孝文化主题馆,开辟“孝中华”、“伟人与孝”、“孝岗集”等专栏;挖掘本地孝文化元素,建设孝文化展示厅,并把孝老爱亲等传统优良文化元素镶嵌到整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利用文化站多功能大厅开设“孝文化大讲台”,定期邀请身边的孝星讲故事。新建的城市阅读空间命名“白燕书屋”,即取自孝子墩的故事。在岗集中心校建设“孝文化”,在校园播散“孝文化”种子。同时,充分挖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孝子墩(全市目前仅存的孝文化文物点)的孝文化元素,打造孝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在镇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组建“孝之星”服务队。由妇联牵头,默默志愿服务20多年的合肥道德模范胡文珍老人作为队伍的领头雁。在她的感召下,目前队伍固定人员已壮大至70余人,分布在每个社区,大家纷纷投入到孝敬父母、照顾邻居、关爱老人活动中,目前“孝之星”志愿服务队成为岗集镇最具影响力的队伍。
为了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岗集镇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926平方米,总投资55万元,共两层,设置了多功能大厅、图书分馆、电子阅览室、展览展示室、棋牌室、活动室等功能室,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
岗集镇一系列措施正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服务能力,繁荣基层文化,传播精神文明。(侯宏莉 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