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萧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最大程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
马井镇的扶贫大棚内,工人在对车厘子进行田间管理。
做好贫困群众返岗服务。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取消现场办公和集中招聘,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春风行动,积极引导贫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线上求职招聘,目前网络招聘会已注册本地企业115家,提供岗位4021个。主动了解贫困劳动力外出返岗务工需求和意愿,加强与输入地对接,对具备返岗条件的,组织开展复工返岗“点对点”对接模式,确保实现“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已经集中组织车辆输出4批劳动力赴苏州、海宁、绍兴等地。积极对接结对帮扶的天长市以及淮北市、徐州市周边市县就业岗位1762个,已达成用工意向1724人。同时,对有就业意愿且暂时难以外出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发动本地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等开发一批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并在农产品采摘、分拣、装卸、田间管理等环节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
指导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开设农用物资“绿色通道”,采取集中组织货源、统筹统购分散发放等方式,保障肥料、农膜等农用物资供应。发布疫情期间春耕生产指导意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指导贫困群众因时因地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合理调整种养产业发展计划,增加周期短、见效快的种养殖业生产,确保生产稳定、效益不减。各金融机构针对贫困户春耕生产需求,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确保应贷尽贷,通过线上方式和“村村通”金融服务点发放户贷户用扶贫小额信贷7笔34万元。对确因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根据政策要求,延长小额信贷还款期限。
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落实乡镇、主管部门在复工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积极督促企业做好复工的防疫准备工作,并参照工业企业复工要求,简化复工流程、即报即批、能开则开,优先采取以本地贫困户务工为主的模式,督促扶贫项目尽快复工复产。全县11家就业扶贫车间已复工复产10家,带动就业332人,其中贫困人口78人。
全面动员做好消费扶贫。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滞销农产品清零行动,摸清滞销农产品底数,在萧县政府网、萧县发布、萧县扶贫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倡议书及滞销农产品详细信息,动员企事业单位、帮扶干部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采取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群众自愿认购等措施,促进扶贫产品销售,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已帮助贫困群众销售滞销胡萝卜、苹果、梨等农产品30余种400余万斤。
充分发挥电商扶贫作用。全县电商企业和254个电商网店已经全部开工复工正常营业,其中34个综合站点也正常运营。在全面县范围内时摸排梳理滞销农产品信息170多条,第一时间提供给各村站,通过线上销售、商超对接、签订供销协议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菠菜、红薯粉条等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目前全县13家快递物流企业已全面复工,县商务部门积极协调快递公司降低物流费用,由原来的5公斤起价7.5元降低至4元,保障物资顺利运达。
推动扶贫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资金分配拨付进度,优先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扶贫项目。目前已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各项资金7.87亿元,其中4.45亿元已落实到具体项目,剩余3.42亿元于近期批复下达。完善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建立扶贫项目招投标“绿色通道”,优化办理流程,确保扶贫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朱花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