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包河区:精细保洁提升人居环境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0/06/05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6





走进包河的大街小巷,路面干净、外立面整洁、主次干道宽敞平坦,人们在清新怡人的环境中惬意生活。近年来,包河区通过“管家式”的专业精细化环卫作业,对路面、绿化带、环卫设施、小广告等重点区域进行一针一线、一厘一毫的“绣花式”管理,打造了和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立体化机械齐“作战”

在该区包河大道,每天都上演着一部立体机械化保洁作业的“交响曲”。两辆洒水车一个在前,利用高压冲洗功能将路面积尘冲到道路边缘,一辆在后,轻扫马路边缘的泥沙。随后几台洗扫车前后配合洗扫路面,进行深度清洁,最后视气温情况,灵活安排1台洒水车降尘保湿。

几台车辆沿各车道呈梯队行进,这种立体化保洁作业模式与以往1台洒水车、1辆洗扫车配合作业的模式相比,能更有效清洁路面杂物及路牙死角,减少扬尘。目前,立体化机械作业已作用于包河区包河大道、徽州大道、庐州大道等8条精品示范路段(总长度约2.2万米),全区主次干道一日2次洗扫,并根据气温情况调整洒水降尘频次,保障路面环境。

此外,包河环卫机械化作业车辆逐步升级,高压冲洗车、自动扫路车、雾炮抑尘车、护栏清洗车、垃圾转运车等机械作业车辆一应俱全,全面打造“机械清扫、洒水降尘、高压冲洗”三位一体的环卫机械化作业模式,全区200余条主次干道已实现环卫机械化保洁作业全覆盖。针对辅路、人行道等相对狭窄的路面,或有油污等小面积污染的地方,灵活的小型油污车就派上了用场。目前,在罍街等商业街、包河万达等商圈、望湖城等小区密集区域投放了多辆小型油污车。

清扫保洁“无死角”

机械作业无法触及的地方,就需要加大人工作业力度。包河区坚持“到边、到角、到位”原则,强化道路保洁质量提升。对人行道等清洁机械进不去的地方进行一天2次的普扫,辅道、绿化带及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灯杆等立面责任到人,商业街、地铁出入口、人行天桥等重点路段和区域成立机动小组,提升早中晚等薄弱时段的工作效率。保证每月清掏绿化带不少于2次,重点路段及时关注早晚市民遛狗留下的犬粪,加大巡查力度和清理频率。

目前,包河对全区200余条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排查,力争做到路面净、路牙净、绿化带净、树坑净、护栏净、立面净,不积灰沙、不留烟头、无乱贴乱画。环卫巡查人员每日步巡,对绿化带死角等细节进行督查,让“藏起来”的垃圾无所遁形。

垃圾清运更高效

丁飞是包河区市容环卫服务中心滨湖区域夜间队长,负责夜间垃圾收运工作的督查工作,每天夜晚9点是他的上班时间,一般他都会早早到岗。督查环卫工人夜间安全马甲着装规范、操作安全性,查看出站车辆车容车貌……这些都是丁飞的工作内容。

目前,包河区共有106辆垃圾收运车辆,日均进站213次、收运1047吨,仅5月转运垃圾总量32458吨。除了夜间作业,白天环卫也在不间断循环收集路面垃圾,经车辆压缩后的垃圾会运到小仓房垃圾站,再倒入大型转运车进行二次压缩,最终送入终端垃圾处理厂。“收运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生活垃圾装车拉走,每个细节都要特别注意,这样才能安全运走污染,带来清洁。”丁飞说。

信息化也被运用在垃圾收运中。包河通过GPS系统、行车记录仪,结合站内及路面夜间督查人员的督查记录,严查垃圾收集车驾驶员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借助垃圾站过磅系统、垃圾收集运输台账,定期分析生活垃圾总量和日均垃圾量情况,合理调配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并定期对环卫驿站、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进行清洗、消杀和除臭。

目前,包河区“环卫质量专项提升季”正式开展,结合该区创建“七小”专项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精细化深度保洁,不断完善道路清扫、生活垃圾收运和公厕卫生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成果,让“和美包河”更宜居。 (刘环环 包育晓 丁勤)









(责编:欧恺、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