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仙踪镇紧抓到户产业、就业保障、消费帮扶三个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产业政策送上门 果树促增收
“今年苹果挂枝特别好,预估产量能有2000斤,这下有盼头了。”含山县仙踪镇姚庙社区贫困户施开华对前来走访的社区干部李奕武笑着说道。
施开华今年63岁,家里三口人,妻子行动不便,时刻离不开照顾,女儿还在读书。平日里施开华只能在家门口做些零工补贴家用,生活颇为拮据。自建档立卡以来,姚庙社区在落实好该户保障类政策的同时,从产业扶贫入手帮助施开华利用7亩当家塘进行生态养鱼,获得产业补贴3000元,卖鱼增收4000元,施开华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2017年,实现了稳定脱贫的施开华“不等不靠不要”,在自家门前种上了1.5亩苹果林。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苹果树从2019年开始挂枝。施开华对未来看到了希望,信心也更足了。今年,在社区干部的鼓励下,施开华又补种了苹果树,往日愁容如今笑脸盈盈。
在仙踪镇,像施开华这样通过发展到户产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仅2020年,仙踪镇根据实际和户家需求,确定了483户实施特色种养业,户均获得补助超过2400元,不仅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也让脱贫质量显著提高。
公益岗位保增收 就业有着落
“禁止焚烧秸秆,环保人人有责。”农忙的仙踪镇金洼村田间地头,多了几位驻点值守、路上巡逻的“秸秆禁烧员”。他们戴着红色臂章,提着扑火工具,及时劝阻制止村民焚烧秸秆行为。陈尚华就是其中一位:“我身体不太好,加上今年疫情影响,不能出去干活,村里给我安排了看火员的工作,夏秋收季节在田边常跑常看,不让村民烧秸秆,一年2400元,帮了我大忙。”
近年来,仙踪镇19个村(社区)针对本村岗位需求和贫困户劳动力情况,安排设置了秸秆禁烧员、鱼塘水库看护员、护林员等多类型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了一部分已脱贫群众的就业问题。
消费扶贫添新招 直播带货忙
今年以来,仙踪镇通过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特色农产品总计约16万元,其中:大米约6000斤、鸡蛋4800多个、草莓595箱、麻油725瓶,其它自产果蔬家禽达到1400多斤。下一步,仙踪镇将拓宽农村电商运营途径,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王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