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的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容易形成农田内涝,会对水稻生长和在田蔬菜、西瓜的生长和采收造成不利影响。”入梅以来,合肥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天起主雨带南压到长江及以南地区,但21-25日,雨带将再次北抬至江淮地区。为做好今年梅雨期间农业生产防汛应对工作,该县于6月初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多举措保障夏季农业生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损失。
抓监测促预警及时。该县农技部门及时组织植保、粮油、土肥领域专技人员会商研判汛情灾情,研究制定抗灾自救和生产指导措施,形成技术方案。启动全县12个水稻、玉米苗情监测点、10个土壤墒情监测点、7个基层病虫测报点,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四情”监测,实时掌握在地作物生长情况,科学制定田管技术措施。与气象、水务等部门联系对接,准确掌握气象预警信息,一旦发现可能致灾征兆,及时向农户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措施。目前累计发布生产情报10期,田管技术措施8期,印发技术明白纸3万余份。
抓指导促服务到田。组织全县18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包村联户、分片包区开展技术指导。农技人员根据梅雨期间天气变化、降雨特点和在田农作物长势情况,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有针对性采取防御措施。对受淹农田要适时开启排涝设施或组织农户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水位;对受损的作物要迅速做好查苗补苗、倒伏扶正、合理追肥等管理工作;对已成熟的果蔬,要积极组织人手抢收上市,尽量减少损失;要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病虫害防治,选择合适农药及时抢晴防治,并适时追肥,提高作物抗性。目前已直接服务农户9200人次,服务面积达20万亩次。
抓宣传促技术进村。集中对张集、长临河、撮镇圩区乡镇种植大户开展防灾救灾和生产自救现场培训。利用微信、QQ开设农技服务“云课堂”,向全县农户普及技术措施,组织20多民农业专技人员在线为农户解决生产难题。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配合,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抗灾救灾技术措施。
目前线下线上培训农户1.2万人次,发送给类电子短信息10万余条。
抓保障促生产安全。组织人员重点对全县62家育秧工厂和设施大棚进行集中摸牌,完成安全生产隐患调查、梳理和排除工作。动员5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资销售企业、门店,根据需要及时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积极组织农机投入防汛救灾。同时联合安徽伟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肥东县乐农飞防专业合作社、安徽明轩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地植保服务组织参与,投入植保无人机50多架,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30多台保障病虫害防治工作。(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