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医养结合”助老人医疗养老两不误

来源:亳州晚报2016/12/08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32

日前,我市出台《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把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放在突出位置,指出到2017年底,全市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每县区和市级分别至少建成两家医养结合机构。

医养结合服务网络覆盖城乡

按照《方案》要求,到2017年底,全市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基本形成,每县区和市级分别至少建成两家医养结合机构,且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要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建成各类医疗护理型床位1000张以上。

力争到2020年,符合市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积极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每县区和市级分别至少建成6家医养结合机构。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以上。建成各类医疗护理型床位3000张以上。

通过养老机构就医有绿色通道

《方案》指出,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各类养老机构可与各级医疗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方式和双方责任。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至少与一所养老机构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

养老机构可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院等。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设置专护区,优先保障政府供养对象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和老年残疾人集中养护需求。到2017年,全市20%的公办养老机构设置专护区,到2020年要达到50%。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晋升职称。

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养结合机构

按照《方案》计划,在制定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设置规划时为医养结合机构,尤其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在土地利用、设备配置等方面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医养结合机构。

对社会资本竞买土地新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分别按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社会办医、社会办养老机构财政补助政策执行。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对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简化审批程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社会资本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在各级预算内投资补助上享受与公办医养结合机构同等政策。鼓励推广运用PPP模式,建设和运营医养结合机构。

同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创办主要针对高龄、病残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在现有医疗机构中开设老年病科或门诊。各县区到2017年和2020年分别创办专业服务机构不少于3家和6家;全市50%和70%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或门诊。各类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享受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相同的扶持优惠政策。

医疗费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

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后,相应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也应随之完善。为此,《方案》提出了调整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意见。

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入住协议护理型定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费用结算机制,实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方便老年人就医。

探索“互联网+医养服务”新模式

根据《方案》,市、县(区)要加大投入,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为老年人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远程医疗服务。在操作规范、激励机制、收费标准等方面,研究制定养老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建立市内远程医疗平台,扩大覆盖范围,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类养老机构延伸,拓展更多的医疗服务功能。

到2020年,全市50%以上的二级以上医院要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合作关系,开展远程医学影像、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

拓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作为中华药都的亳州,如何把养老服务与中医药结合起来,《方案》有明确规定:发挥全市中医药资源优势,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

根据此目标,到2020年市中心城区将规划建设3家中医护理院。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并引导相关企事业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中医诊疗设备、健身产品等。力求打造一批融中医药养生保健、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养老养生旅游基地。

另外,《方案》结合我市中医药、旅游、文化、养生等特色优势,以我市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还提出要积极打造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大力支持以基金等方式发展市场化的居家、社区和大众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