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来源:池州日报2018/10/24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9

“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

  如今,一张无形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池州人的就医体验。

  从2015年开始,患者到市人民医院就医,只需携带第二代身份证,在院内的自助终端机上就可以实现自助办卡、挂号、缴费、查询等多项业务,大大缩短了就诊等候时间。今年,贵池区池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蓝卡健康模式正式运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在不断优化和拓展,签约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终端享受健康咨询、预约会诊、分级诊疗、智能药房等服务,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回社区”。

  根据地理、交通、人口等地方特点,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优势,同时通过依托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县级医院县域医共体的全面推进等机制创新,有效弥补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短板。

  我市地处皖南,以山区为主。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以及乡、村卫生机构设备、医疗人员、医疗技术有限,“出不去、够不着”成为一些山区居民看病难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过去在石台县最为突出,如今,石台县人民医院同市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协作,同县域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医共体协作,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患者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或县人民医院享受到上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减轻了老百姓就医负担。

  而随着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这张“网”在不久的将来还将“串”起全市不同级别、不同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破除现有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孤岛”、“碎片”、资源无法共享等现象,让距离不再成为群众就医的障碍。

  据市卫计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我市启动池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预计2020年前将基本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实现全市各级卫生计生机构以及省级平台卫生健康数据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共享共用,为自助预约挂号、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异地实时结算等便民卫生健康服务以及区域医疗业务协同等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届时,将进一步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现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