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安徽“左右逢源”,长三角有你们,中部崛起有你们,长江经济带有你们,“一带一路”也有你们,勉励安徽再接再厉、不骄不躁,弯道超车、脱颖而出,从现有层次梯队中往上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相契合、相贯通,都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层面对安徽工作精准把脉、定向导航,彰显出磅礴的实践伟力。
安徽“左右逢源”,蚌埠亦是如此。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四个方向分别被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环渤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围合,处于国家和省多项重大战略规划节点,不仅长三角有我们,中部崛起有我们,长江经济带有我们,淮河生态经济带也有我们。
三年来,蚌埠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城市发展更具活力、更具动力、更具潜力。去年年底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第48次主任办公会、第51次工作会议暨年度课题评审会,决定吸纳蚌埠市为长三角城市协调会会员城市,蚌埠在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项目集聚 活动频繁
呈现发展新活力
蚌埠(上海新微)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年产300万套影像制品项目、上海铝空电池项目、生态旅居康养小镇项目、PCB主题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今年3月7日,蚌埠市召开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上,各县区分别汇报了近期重点在谈和拟签约的重大项目。在三县六区汇报的100多个项目中,到处都能看到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地投资者的身影。
近年来,到长三角地区招商已经成了蚌埠招商的主方向之一。市委书记汪莹纯、市长王诚多次带队到上海等城市进行招商考察。去年7月,汪莹纯还在上海主持召开了蚌埠(上海)产业合作恳谈会,来自上海东鼎投资集团、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投资集团、东旭集团华东总部等3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在会上发言,表示看好蚌埠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前景,并就深化对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来,蚌埠与长三角各城市间的合作日益密切。特别是蚌埠从长三角地区引来了蚌埠高端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壮大了主导产业;从长三角地区引来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等项目,也早已深深在蚌扎根,成为蚌埠的形象代言。
近年来,依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蚌埠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更加频繁。今年一季度,凯盛新型显示、南京高传机电风力发电等项目落户蚌埠,华光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温玻璃等建成投产。
除了项目上的在蚌集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蚌埠)高峰论坛、上海农交会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也让蚌埠在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展现出城市风采。去年,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一行专程来到蚌埠,深刻感受到了蚌埠发展的活力和文化的灿烂,他承诺将邀请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成员来到蚌埠,共同感受蚌埠的城市魅力。
产业对接 创新驱动
注入发展新动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安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采访中,市发改委地区科科长张扬告诉记者,蚌埠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是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诚如张扬所言,当前,长三角区域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而蚌埠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不仅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资源,而且到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十分便捷,在承接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转移上有着先天优势。
近年来,依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正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高地,大力推进“三重一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这几年,固镇经济开发区丰原集团生物基新材料、高新区41所5G通信测试仪器、经济开发区214所核心电子器件产业化等项目新获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专项,一批上海、浙江、江苏的企业纷纷来蚌洽谈、投资、落户。
张扬认为,蚌埠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瞄准重点产业,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为契机为发展注入新动力。特别是要紧盯《长三角5G创新发展联盟倡议书》、《长三角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推进实施,瞄准5G网络、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发挥中电科40/41所、中国兵器214所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开展我市5G通信产业链建设规划研究,构建以基础材料、基站系统、网络结构、应用产品、终端设备为主线的产业发展链条,参与长三角芯片研发中心建设。
互联互通 深度融合
挖掘发展新潜力
当前,蚌埠正积极拥抱长三角,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一体化进程。
三年来,蚌埠编制了《蚌埠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推进我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强化了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跨区域交通项目建设,以蚌埠为节点,谋划推进蚌滁宁城际铁路,打通南下滁宁、连接苏沪等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又一高铁通道。加快推进连接宁洛、徐明、宁宿徐等高速公路的蚌五高速建设 ;推进可对接宁洛高速的蚌埠-固镇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淮河干流航道“三升二”工程,目前蚌埠闸上段已经开工建设;开通蚌埠-连云港集装箱航线,实现通江达海;蚌埠民航机场前期工作进度加快……
三年来,蚌埠与长三角部分地区实施异地就医结算,开展异地协助认证工作,利用异地退管系统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十多个省市进行养老金网上协助认证;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建成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联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我市参保人员跨省住院直接结算已有200多人次,涉及上海、江苏等十多个省市。
“蚌埠要加快融合长三角,当前应当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G60科创走廊,在产业上有更深谋划。” 采访中,市委政研室主任张斌表示。
张扬也表示,蚌埠与合肥、南京较近,但目前还不属于两大都市圈城市。下一步,应当充分发挥蚌埠作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用,深度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蚌埠打造建设成为联通皖北与皖江、淮河与长江不同区域同频共振的重要交汇点,引领皖北地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