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后,医疗救援队伍乘坐直升机迅速到达现场,保障百姓生命安全,这样的场景未来或将在安徽上演。
记者从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了解到,合肥将依托安医大一附院,实施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安徽)项目。
全国6个省各建一个应急医疗中心
根据前不久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末,建立健全紧急医学救援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现场紧急医学救援处置能力,有效推进陆海空立体化协同救援,初步构建全国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建立国内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有效满足国内突发事件应对需要。
规划提出,规划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处置中心(帐篷队伍),升级完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车载队伍);县级及以上地方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90%以上达标。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全国分区域布局建成4类11个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其中选择六个省各建一个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
合肥应急医疗提升全省救援能力
通过积极争取,合肥市正式成为全国6个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之一,中心的整体建设将依托安医大一附院实施,近期将展开设备采购。中心配备的设备主要包括应急移动医疗救治指挥通信、医疗、后勤保障、运输平台4大类仪器装备,医疗类装备分为门诊、手术、急救等6个功能模块,概算总投资2176万元。
根据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处置中心建设目标,将由指挥中心、专业处置、后勤保障、移动运输4个单元组成,实现装备模块化、功能集成化,重点强化现场专业处置能力和极端条件下的自我保障能力。此次合肥建立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将有助于切实提升全省突发事件现场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能够做到迅速抵达现场,及时开展卫生应急救援。
首个直升机医疗救援项目适时投用
对紧急病情和突发事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对于交通不便地区的患者。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根据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移动处置中心的规划要求,其中特别提到了要具备远程航空投送能力,那么合肥是否会打造“空中120”呢?
记者了解到,早在五年前,全省首个医院直升机停机坪就在安医大一附院落成,建设初衷是提供空中医疗救援服务。该停机坪具备应急、急救时直升机停靠条件,不过受航线审批等其他因素限制,停机坪一直没有发挥作用。
如今,随着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将在合肥建成,该直升机医疗救援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医大近期计划实施一次直升机救援演练,随后人员培训、停机坪使用等细节问题还需要处理,争取能适时投入使用。
根据国内运作较为成熟的北京市红十字会航空医疗救援队经验来看,从2010年到目前大约运了不到300个病人,有烧伤的病人,还有一些涉外国际的转运病人,以及城区的突发事件病人。一般程序是病人家属根据需求可以拨打专用电话,医院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天气等因素判定是否适合直升机的空中转运,然后报请空管部门审批,收费标准大约是空中飞行每小时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