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脱贫攻坚出实效

来源:黄山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01 浏览量:27

黄山日报社严正声明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黄山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黄山日报或黄山在线”,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扶贫开发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谋划和推进,巧妙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至此,歙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改革开放前夕,歙县贫困人口总数有20万人之多,占农村人口的将近5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歙县县委、县政府一任接一任干,始终将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来抓。近五年来,歙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把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作为主攻对象,动员各方力量,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2012年初,全县实际监测贫困人口为6.7万人(按照人均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标准),到2014年,歙县贫困人口减少至4.16万人(精准扶贫标准线3050元),截止2016年,经过两年的脱贫攻坚,全县贫困人口实际减少至18212人,贫困村出列20个,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135个,贫困发生率下降11%。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16年底,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达12790元,比2012年的9100元增加3690元,年平均增长13.5%;

资金保障力度不断加强。2012年,全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658万元,到2016年,全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已经达到3063万元,资金投入增长率达到84.8%。5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1048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2012年-2016年,全县共新建、改扩建道路592.96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修建人畜饮水设施330处,解决了6.3万人饮水不安全(困难)问题;180个行政村实施城乡电视联网,乡镇有线电视乡镇覆盖率100%,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100%。

社会民生事业稳步提高。五年来,累计投资42亿元,组织实施民生工程178项,惠及全县城乡居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农合参合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实现动态应保尽保。累计投资1.2亿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60个,发放惠农补贴11亿元。完成危房改造10967户,新建保障性住房3255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988.5万元,实施易地搬迁495户1363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善“1+18”配套政策体系,组建45支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131个非贫困村工作队,安排3600余名党员干部对贫困户开展全覆盖帮扶。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1处,解决1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认真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及水系连通项目,累计投资2.1亿元,治理河道50.2公里。

五年的成果来之不易,五年的成绩来源于实事求是地探索和积累,五年的改变总结起来有宝贵的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分级负责抓攻坚。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县乡抓落实、县为主体、重在乡村”的分工机制。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民生之本摆到重要日程,层层压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合力抓攻坚。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坚持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抓攻坚。找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帮扶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动力抓攻坚。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政府、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志,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抓攻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积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机制抓攻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扶贫成效为目标,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核体系,由侧重考核“工作过程”向侧重考核“脱贫实效”转变。

五年的成果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齐心实干、顽强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尤其在兜底保障方面的人数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首要的民生工程,依然要力度不减,决心不变,在脱贫攻坚期内,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最坚实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