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锐意进取,当好金融改革“排头兵”

来源:温州日报 2020-10-1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73

本报记者 邹雯雯 通讯员 戴跃豪 洪海燕 刘德苑

“这几年公司虽然经营稳定,但因为对外担保跟银行关系紧张,桎梏了企业的发展,现在完成重整,生产也更有底气了。”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守伟喜悦地说,卸下包袱后,公司正在筹备去上海参加国际工程机械宝马展,公司的二期厂房也拿到了银行的贷款顺利开建。“脱离风险后,企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振中工程机械能顺利破局,得益于瑞安积极推进化解企业金融风险“白名单”。2018年,温州将主营业务良好、产品有前景、企业信用一贯良好,只是遇到暂时的流动性困难的大型民营企业纳入“白名单”,重点开展帮扶和风险化解工作。瑞安有力推进,开展企业债务风险排摸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创新的办法化解风险,优化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事实上,作为温州金改“排头兵”的瑞安一直在积极推进金融改革。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瑞安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11亿元,不良率为0.68%,居温州较低水平。

“白名单”销号率超八成

“白名单”企业帮扶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主要对象,提供了新的民企帮扶解题思路:对优质的受困企业,金融机构不压贷不抽贷,让企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一企一策帮企业脱困,以时间换空间。

浙江振中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瑞安当地的“明星企业”,创于1983年,是温州最早一批的高新技术企业。1987年9月经上级党委批复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988年12月在全国率先成立私营企业工会。

2012年振中机械公司为一家企业担保贷款近4000万元,该企业因自身债务不能还款,2018年6月12日瑞安市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其破产清算,振中作为担保人被银行起诉。“被银行起诉后,企业的名声受损,在业内的地位也受影响。”何守伟说,虽然公司的经营一直正常,但是背着包袱企业的成长空间被压缩,大型的招标都不便于参与。

为彻底割断担保链,保住“振中”知名品牌和振中机械全国非公党建第一家的荣誉,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各方债权人合法利益,瑞安积极协调振中机械公司司法重整,制定重整方案,从而一次性解决企业担保风险。经过多次的协商和沟通,排除各种困难,2020年4月9日,重整计划草案终获债权人会议通过。根据重整计划,振中机械公司重整案首次清偿率达40.41%。

目前,9家白名单企业已销号8家,销号率达到了88.9%,位于各县市区前列。每个白名单企业脱困的背后都有一剂“良药”。瑞安为一家药业协调了瑞安农商银行发放信用贷款1500万元,解资金周转燃眉之急;协调两家企业下调利率、上调信用评级,降低贷款成本;为两家企业办理临时启封手续;对接司法行政部门,帮助汽配企业完成了股权转让,摆脱担保链困境……

财政支持“融资畅通工程”

拿出领跑者的姿态,率先找出问题的根子,定出破题的尺子,走出一条融资畅通的“瑞安路子”。

今年,瑞安上榜全省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名单,成为温州市唯一试点县(市、区),并获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支持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瑞安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存放激励作用、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激励机构扩大融资担保增信规模、完善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补偿机制、引导产业基金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10条措施。

根据方案,对于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年度贷款增量同比下降的金融机构,会设置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投标专项指标,与竞存资格挂钩。同时,瑞安全年财政投入5000万元左右,对将银行贷款投入到技改、智能化项目及市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者老厂房改扩建的企业,分别按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50%或20%提供补助,在温州区域内贴息力度最大。

数字是最有力的目标导向。根据方案,瑞安力争到2020年末融资规模有效扩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量达85亿元,当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达到50%,当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17%,平均贷款利率控制在5%。同时,融资担保服务显著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6亿元,在保户数550户以上,担保放大5倍以上。

稳步推进全国多项首创

在金改一盘棋的大势下,瑞安一直疾步前行走在前列。如今,在瑞安依然能感受到锐意进取,创新之举带来的惊喜还在不断发生。

瑞安依托“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改革发源地的先发优势,获批小农户和现代金融有机衔接国家级试点。目前农业农村部已批复该试点。此次获批的项目共31个,其中浙江仅有瑞安、义乌2个项目。下一步,将在扩容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扶持农村信用合作发展、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扶持机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开展试点。

互助增信还贷机制是瑞安在全国的首创之举。辖内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抱团取暖”、互助还贷,自身仅支付利息便能轻松实现转贷。今年企业互助增信还贷机制试点扩面,数据显示到今年三季度转贷965笔、13.24亿元,帮助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解决转贷问题。推广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业务,目前瑞安农商银行已发放贷款1.84万户,授信金额21.25亿元,贷款余额13.88亿元。

今年,瑞安市成立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瑞安市兴企融资担保公司,由瑞安市财政局通过瑞安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注册设立,主要为“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A、B类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担保增信服务。成立3个月来已为21户企业提供5020万元融资担保。据悉,该公司目标三年内使融资担保规模达到10亿元,最高达到14亿元。

今年疫情期间,瑞安更是探索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综合保险,由财政出资330万元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领军企业、拟上市企业等14类、2800余家企业统一购买为期6个月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