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宏伟蓝图 2016常州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来源:常州日报 2015/12/16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26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开放、民生共建共享五大战略,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内领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基本建成具有突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目标要求
  今后五年,常州要更高水平推进“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建设,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
  1、在“经济强”上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城市先进水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这么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2、在“百姓富”上创造更多成果
  居民收入结构优化,收入差距缩小,提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公共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提升。
  这么做:更实举措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创业发展、更新起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高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在“环境美”上实现明显改善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实现“双提升”。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产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
  这么做:有序完善空间形态、持续加强城乡建设、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构建制度体系。
  4、在“社会文明程度高”上展现新的风貌
  加快建成文化强市,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打造一流的全国文明城市。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这么做:加强精神文明引领、建设江南文化名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5、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健全完备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等取得实质成效,为全国全省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法治常州、平安常州建设不断深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充分彰显。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这么做:积极推进改革试点试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完善改革决策和工作机制、提高地方立法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着力推动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汇聚各方力量团结奋斗、强化各类人才支撑保障作用、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常州将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战略
  4、全方位开放战略
  5、民生共建共享战略
  2016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更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更大力度推进产城融合,推动“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保持适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任务。
  2016年主要工作:
  为实现明年主要目标,我市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1、以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实现更有质效、更可持续的增长。
  ●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
  ●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
  ●着力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以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长三角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着力提升创新效率。加快将科教城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加快集聚创新资源。
  3、以深化改革激活体制机制优势
  聚焦目标、扭住关键,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确保形成一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示范效应的改革成果。
  ●加快产城融合综合改革。着手探索培育一批业态鲜明、产业高端、创新活跃、文化独特、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
  ●破解关键环节改革难题。
  ●加快形成改革试点成果。
  4、以扩大开放拓宽内外发展空间
  不断丰富开放内涵、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推进全方位开放,切实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
  ●提升外资外贸发展水平。
  ●激发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进常州和金坛、溧阳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推进常州经开区建设,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企业对外投资步伐。
  5、以统筹协调促进城乡品质提升
  全面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围绕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两大重点,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质量和内涵。
  ●推进全域统筹发展。开工建设常宜、溧高、苏锡常南部通道高速公路和沿江城际铁路;加快德胜河、京杭运河经开区段等航道提升和新沟河、新孟河等延伸拓浚。深入推进“四个西进”,加快常金一体化步伐,推动溧阳“宁杭经济带重要副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有序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启动建设2号线。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提高镇村建设水平。建设更多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
  6、以先进文化凝聚改革发展力量
  把满足精神需求与提高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服务人民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提升文明程度,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精心修缮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大运河文化走廊、城市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建设,推进孟河古镇参加中国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化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7、以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推动低碳绿色发展。
  ●深化生态绿城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森林生态屏障和城乡绿色家园等五大创森工程。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8、以共建共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以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持续推进居民增收。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更大力度帮扶茅山老区加快发展。
  ●致力发展民生事业。全力建设健康常州。实现主城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