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他是“中国首善”,有人说他是“暴力慈善”,不管外界如何评价,陈光标总是和慈善联系在一起。昨天,陈光标受邀来到常州,跟1000多常州市民分享他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讲座之前,他接受了媒体专访。 关于慈善 “有陈光标,中国慈善前进了几十年”
云南盈江地震,陈光标跟灾民一起手举200元捐款合影,甚至还做出V的动作,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高调慈善”升级为“暴力慈善”,这是陈光标最重要的一次形象危机,外界的反应,让陈光标始料未及。他说,自己并不认可“暴力慈善”一说,慈善的方式有高低之分,而没有暴力之分。如果将慈善说成暴力,那就是有点善恶不分了。
“邵逸夫到处盖逸夫楼而备受尊重,同样是高调行善,为何挨骂的是我?”陈光标坦承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欠妥当,但不能因此将他一票否决了,毕竟2000多本荣誉证书、3000多面锦旗都是用真金实银换来的。
陈光标也直言,对其行善方式多样化有争论未必不是件好事,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关注,推动慈善事业的进步。 “高调捐钱,是为了刺激富人行善,我会继续坚持,同时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研究如何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好。”
令陈光标欣慰的是,在其“高调慈善”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家主动做慈善了。今年1月,陈光标率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行善,捐出1.12亿元,有名企业家因不能赴台,专门委托员工送来了1500万元。
陈光标说,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需要在制度化、标准化等方面有进步,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托起中国慈善的未来,但至少他的存在,让中国慈善前进了几十年。 谈环保
“如果我接下了常州的拆房业务,利润的50%全捐给常州慈善事业”
“裸捐第一人”、“中国首善”、“陈低碳”……众多名号中,陈光标最中意别人称呼他为“陈低碳”。
在倡导环保低碳上,陈光标一直身体力行,骑自行车上下班,打的去飞机场,甚至一家四口连名字都改了,“我叫陈低碳,老婆叫张绿色,两个孩子分别叫陈环保、陈环境,低碳、环保、绿色、环境都在我们家!”
陈光标的企业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其实,从事环保产业也是做慈善,是对人类做慈善,对自然做慈善,对地球做慈善!”
截至目前,陈光标已拿出了3000多万元,资助年轻人从事环保方面的创业。
这次常州之行,陈光标还有一个“私心”:想为常州的环保产业做点贡献。陈光标说,此前他曾多次来常州考察,这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遗憾的是建筑垃圾的处理采取了地下填埋的方式,不仅污染土壤,还很可能影响地下水质,这让他感觉比较遗憾。
“如果让我来做常州的房屋拆迁业务,保证是环保化处理,而且,我会将所得利润的50%,捐给常州的慈善事业!”陈光标郑重承诺。 关于出名 “成名后,接到的业务95%都是二包
陈光标曾公开承诺过,每年将企业利润的50%用来做慈善,这两年来,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70%,有统计显示,他多年捐款累计高达14.13亿元。
“中国首善”的名头,为陈光标的企业带来了多少利润?
“大家认为我捐钱容易,赚钱也容易!”陈光标说,因为“高调慈善”,企业发展的确受到了更多关注。“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说陈光标的公司连续3个月没接到单子,结果最近的业务纷至沓来,看来大家都想帮帮这个有良知的慈善家,不能让他垮下去。”陈光标自我调侃。
“尽管业务量提升,但是公司接工程总接不到总承包、一包,还是只能接到二包和三包。”为此,陈光标将自己定位为赚钱不那么容易的企业家,“95%的生意,都是二包或三包的业务,层层转包下来,利润也可想而知。”
陈光标认为,做慈善和企业发展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只要把企业和慈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平衡好了,那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毛翠娥 谈必行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