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港闸道德风尚之花常开不败

来源:南通日报 2018/7/7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28

不久前召开的省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推进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主任王燕文表示,港闸区之所以能成为好人层出不穷的地方,这与当地党委、政府对好人礼遇、大力嘉奖,有很大关系。“久久为功,人民群众看到党委、政府对好人的行为是表扬的、是肯定的,是给予扶持的,良好的道德风尚就形成了。”3日,港闸区文明办召集参与省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推进会的工作人员座谈,针对省委领导提出的相关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好人园激励人们向善

“建得很有品位,非常用心。”这是王燕文参观好人园后给出的评价。王燕文说,好人园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休闲的场所,还注重挖掘好人文化,激励人们向善。

幸福公园(好人园)位于港闸区幸福街道镇区东部,总占地面积42000多平方米,是市、区、街道三级党委政府联合重点打造的惠民、育民工程,总投入3000多万元,于2014年12月正式开园。其后,幸福街道又投入200多万元将其打造成南通市区首个好人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我们确实是用了心了。”参与策划、建设好人园的幸福街道宣传委员李旸介绍,好人园紧扣“好人”主题,以道德风尚建设为主线,在幸福公园的基础上,秉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坚持寓教于园、寓教于景、寓教于乐,以小处着手、局部微调的手法,通过《港闸好人赋》、《港闸好人榜》、港闸道德典型(身边好人)事迹展示以及“群乐汇”大舞台四大板块,将道德风尚高地建设与公园的整体风格和功能定位完美结合。好人园兼顾了公园本身特色与文化传播需要,利用池畔步道,以石、碑、牌等基础设施为载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港闸区近年来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的“修车老人胡汉生”、“磨刀老人吴锦泉”等道德典型、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一步一景,随景赋形,使人们在游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激发人们见贤思齐,榜样的引领作用不断放大。“公园中心的‘群乐汇’大舞台,除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外,街道每年的‘三户评选’表彰也在这里隆重举行,将崇德向善‘好人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融入百姓寻常生活。”

商场、小区均重视“诚信”

诚信建设是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此次现场会,王燕文在高店社区、万达广场,详细了解了相关建设工作,对于社区便民驿站、诚信小屋、“明厨亮灶”工程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万达广场把“诚信”作为商场经营的生命力,从商户入驻到过程管理,万达建立了严格的楼层管理制度、晨会机制、商品抽查制度、消费者调查反馈制度,确保诚信细化到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南通万达把餐饮作为诚信经营的重中之重,根据餐饮单位商铺装修、厨房布局等实际情况,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餐饮场所和食品加工质量安全。

高店社区地处唐闸镇街道西南部,是港闸区“转型发展、接轨城区”的核心区域。社区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便民服务为导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把诚信邻里建设作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在稳步提升邻里群众满意度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充分调动邻里群众参与诚信邻里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居民诚信意识,提升社会诚信度,达到“互敬互信、互联互通、互谅互让、互帮互助”的“八互”效果。“在安置小区参观时,王燕文对‘睦邻储物间’和‘便民小屋’很感兴趣。”街道宣传委员、现场会解说员郭静回忆,“居民安置后,常将舍不得丢弃的杂物随意堆放在楼道里,既带来安全隐患,又容易产生邻里纠纷。高店社区提前介入,在每栋楼设置了两间睦邻储物间,共有58间,居民对物品进行自主编号登记。为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社区又设了一间诚信小屋,放置一些便民工具、小车、微型消防用品等生活用品,居民登记借用,用完再归还。对于这些诚信的做法,王部长非常认可,她表示,现场会之所以放在南通开,就是要把好的经验向全省推广。”

志愿服务各具特色

弘爱志愿服务社坐落于永和佳园3号楼底层,是港闸区近年致力打造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载体,也是集孵化培育、邻里互助、合作交流、风采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志愿服务综合平台。王燕文在弘爱社详细了解了港闸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弘爱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将内部打造成宣传展示、功能辐射、参与体验、服务办公四个板块,板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开放。其中宣传展示区临街宣传栏内外侧28块宣传板,常年展示优秀志愿者组织和个人风采,宣传志愿服务的政策、文化、理念等,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引导居民和行人。功能辐射区先后入驻了睦邻拾年、彩心社、微孝i家、铿锵玫瑰社、天生港消防中队等特色志愿服务组织,这些特色组织凭借弘爱社窗口平台,常态化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其服务对象包括驻地居民、老龄群体、特困学生等,服务内容基本涵盖社会治理各领域、居民生活各方面,服务半径最远波及新疆、青海等边远地区。参与体验区设有心视界影院、国学堂、诚信书吧、伴水书院以及防灾减灾体验馆等10多个特色功能室,既便于入驻组织和志愿者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也利于驻地居民和单位职工参与互动体验。办公服务区在东入口专门设有诚信自助点,配有工具箱和雨伞等物品,为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提供便利。

弘爱社坚持共建共享,在引入特色组织的同时,与周边多个单位签订共建合约,系统整合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属地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四个方面的资源力量,实现了志愿服务的乘数效应:先后孵化培育志愿者组织20多个、注册志愿者12000多名,每年组织和发布各类服务项目超500项,惠及周边居民及单位职工约15000人次,涌现出一批公信度高、带动力强的志愿服务组织与个人。

港闸区文明办主任管丽琴表示,省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推进会的成功召开是对港闸区前期工作的肯定,但是大家不能有任何松懈,要开始新的起点、确定新的目标、展示新的风采,让港闸道德风尚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