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由省记协主办的全省2011年度报纸各类优秀作品评选,到上周末已全部揭晓,常州日报社以创历史纪录的最佳成绩,在全省地市报中名列第一,共有49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2件、二等奖17件、三等奖20件。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12件)
消息《常州破解谁来审计“审计者”难题》(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崔奕),该作品同时获编辑奖(单位 常州日报,编者 理凝);消息《写下“赠与协议”,专门请来律师作见证》(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刘毅);通讯《涟漪,荡漾成波澜——常州“道德讲堂”建设面面观》(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理凝 向阳),该作品同时获编辑奖(单位 常州日报,编者 陆上早);通讯《浪子回头,不记“前科”》(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常法宣 殷益峰);评论《城市的精神品质》(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虞圣强);重大主题策划《常州大家》(单位 常州日报,策划 汪利宁);专栏《对话掌门人》(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陈欢 居震球 余建新);论文《地方报业转型刍议》(单位 常州日报社,作者 荣长春);副刊《让监督者背后有双眼睛》(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汪利宁),该作品同时获编辑奖(单位 常州日报,编者 李怀中)。
二等奖(17件)
消息《常州市区公交化100%空调化》(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韩晖 窦煜东 杭福兵);消息《办厂10多年后再挖一份泥土交给环保局》(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左裔 崔奕);消息《常州民企破除跨国巨头专利壁垒》(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庄奕 张政);消息《“常州模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薛佳吉);消息《民企瑞声好聪明,境外买了八颗“脑”》(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陆卫东 何泽宇 鞠燎原 马叶星);通讯《两本笔记本——上兴镇农民郑小胜24年感恩记》(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李金堂);通讯《2500多人中的矛盾都到哪里去了?》(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张政 徐勇立);通讯《不缴物业费,半夜来敲你的门》(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邱茹 秦坚毅);通讯《拯救国宝“二花脸”》(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陆卫东 何泽宇 鞠燎原);系列《“问诊物业”系列报道》(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秦雯 舒翼);论文《深度报道:重塑纸媒影响力的利器》(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汪利宁);论文《产品创新: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孙泽新);摄影《“字痴”第八次出征》(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虞 岭);摄影《抢救长江鲥鱼》(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陆新);副刊《城市低处的灯光》(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龙眠山;编辑 张乃英);副刊《藏在伏天里的爱》(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戚思翠;编辑 荆和平 陈陌);版面《常州日报》2011年10月6日A1版(编者 姜宏强 蒋小平)。
三等奖(20件)
消息《文明:来自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李昕 凃贤平 汪春义);通讯《8万家企业,为何只有546人申报高级职称》(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韩晖);通讯《记者跟班物价调查员“逛”菜场》(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秦雯);通讯《“一元爱心”遇冷脸,很多顾客说“不”》(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吴燕翎);通讯《全体老师觉得“伤了自尊”,集体停课》(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贾帝 吴恺);系列《“幸福电梯”连续报道》(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谢雪梅 崔彦玲);系列《“菜大姐”难进菜市场系列报道》(单位 武进日报,作者 钱小松 陆新 俞兢);摄影《“板爷”顾怀林》(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戴文伟 虞 岭); 摄影《美式校车接送幼儿园小朋友》(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胡 平);摄影《走向新生时的重逢》(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戴文伟);摄影《跑龙套的团长》(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虞 岭);摄影《训练从“心”开始》(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吴 恺);摄影《这是……环法? No!no!no!环太湖》(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姚建国);副刊《蓝印花布》(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张羊羊,编辑 李怀中);副刊《静静的春天》(单位 常州日报,作者 吴小林),该作品同时获编辑奖(单位 常州日报,编辑 居文芳 倪露江);副刊《故宫的文化钥匙丢了》(单位 常州晚报,作者 苏子川);版面《常州晚报》2011年8月9日A1版(编者 唐磊 房东坡);版面《武进日报》2011年7月2日4-5版(编者 钱小松 张莉 刘文燕);网络新闻专栏《觅渡时评》(单位 中国常州网,编辑 王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