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统一战线结合统战工作实际,围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五大工程”、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五大行动”,细化方案,出台举措,统一战线活力迸发,亮点频现。
党派团体聚心彰显“同心”
市各民主党派形成《常州市各民主党派关于深化“六好”创建、推进“同心”实践活动的纪要》,市工商联等团体也纷纷启动开展“同心”实践活动。
党派服务品牌创建行动不断深化。民革市委实施“博爱行动”,连续五年开展的为溧阳上沛小学赠书助学活动见实效,千名老区学生在学科普知识、接受名师授课中感受“博爱”;民盟市委光明系列行动有新意,与戚墅堰区司法局合作,“民盟常州市委特殊人群服务基地”挂牌,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医疗服务等春风化雨;民建市委举办“智慧常州”产学研对接,为民建会员企业家打开创业思路;民进市委部署“春风行动”,会员们纷纷结对困难居民,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农工党市委启动“健康家庭百千万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和计生委联合开展100场次公益活动,服务1000户家庭,受益10000人次;致公党市委探索致愿助学新模式,在花园中学等学校成立“同心致愿社团”,首期资助10万元;九三学社市委的“专家工作站”提档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来常与企业签订建立院士工作站意向书。
市工商联助推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帮助30户以上民营企业争创和谐文化示范企业,关心家族企业的传承,在市级和辖市、区工商联609户常执委企业中开展一次走访、一次体检、一次活动、一次培训和一束生日鲜花的“五个一”活动。市侨联凝聚海外力量,为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牵线搭桥,市台联促进常台两地青少年台胞交流,力争把盛毓度小学打造成常州台胞学生的同心文化基地。
市民宗局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携手致富行动和宗教事务管理服务行动,积极推广以合作社形式带动项目致富,组织专家下基层服务,全年将培育少数民族致富项目3-5个,扶持建设6-8个**食品经营网点;加强寺观教堂设施保护、维修力度,推进“文明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创建。
基层部门聚力推进“同心”
金坛市委统战部围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溧阳市委统战部结合茶叶节,开展海外二代溧阳行活动,邀请港澳台及海外溧阳籍知名人士的二代回故乡,宣传推介家乡。
武进区委统战部凝聚党派团体、非公经济、海外同胞和新社会阶层力量,为服务转型升级参政议政,组织开展“统战创新资源走进510工程”,建立覆盖全区的港澳台海外详情资料库,在美国、加拿大地区探索建立同乡会组织,建立人力资源经理俱乐部、高管沙龙等活动载体。
新北区委宣统部部署举办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巡礼、党外代表人士风采展示、统战系统干部喜看高新区20年巨变等“同心”系列活动。
天宁区委统战部引导民主党派组织与街道结对共建,逐步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
钟楼区委统战部组织调研,以项目推进表的形式排出单位和街道开展同心活动的重点工作项目。
戚墅堰区委统战部新增一家小额担保公司,为全区非公经济提供服务。
社会各界聚策促进“同心”
市委统战部“同心”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常州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杨黎明提出,把古运河畔的老工厂打造成常州文化的新码头以及正在开展的运河申遗和文化名城建设工程,都需要同心文化元素的渗透,需要统战文化人才的参与。
市侨办主任蔡楚秋建议利用近现代出国经商的常州名门望族资源,打造“常州华侨博物馆”,并将华侨博物馆建成同心文化基地。
香港三屋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之孙刘学进希望将位于青果巷的刘国钧老宅打造成常州商会纪念馆,同时积极推进香港查氏集团在常州投资建设的“中华纺织博览园”项目。
民建中央委员、江苏智思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爱祥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重视文化建设,要为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智思集团拟在花博会主会场建“运河古韵”馆,希望得到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的支持和参与,融入同心文化的元素。
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爱华表示,将与常州同心文化交流促进中心等单位一起,共同筹划拍摄3部常州名人系列纪录片——《唐荆川》、《周有光》、《史良》。
常州福建商会会长、江苏龙之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黄勇猛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建设全闽会馆等同心文化基地。
民进会员、蓝狮子读书会联合创办人蔡爱东建议我市文化建设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应适当增加同心文化元素和份额,并由统战部门具体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