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 深化亲情服务 5年间,常州外汽集团出租车租赁公司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从不到50%上升到98%

来源:常州日报 2012/4/6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44

每一辆出租车都是一个独立体,出租车驾驶员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让“的哥”、“的姐”在“做人与做生意”中做到“双赢”,管理者作用不可小视。记者日前在采访中得知,5年间,常州外汽集团出租车租赁公司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从起初的不到50%上升到现在的98%以上,不断上升的满意度,是如何得来的?该公司的回答是:“亲情服务+创新管理”。
  亲情化服务 促理念转变
  从表面看,出租车驾驶员与公司的关系特简单,只需每月上缴规定的管理费。但“外汽出租”不同,公司是每个驾驶员的家。据了解,该公司对出租车驾驶员全部实行员工化管理,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使从业驾驶员的养老、医疗等得到基本保障,同时还采取了三大亲情化服务:一是安全服务24小时。公司专门配备汽车和专职安全员,为驾驶员提供事故协调、事故救援等应急服务。刚入行才1年的朱师傅说:“每天在路上开车,难免会发生碰撞。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有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公司安全员会及时赶到事故现场,一边做心理疏导,一边联络交警,从接手事故、事故处理到事故结案,都会全程一揽式服务,这对我们驾驶员来说,好比有了代言人,心理压力会小很多。”二是做好“娘舅”。同车搭班之间时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如交接班时油没加满、轮胎没气等,这时就需要“娘舅”做调解。公司专门辟出一间办公室作调解室,里面还摆放了电视、鲜花和糖果等,尽可能让驾驶员感到亲切温馨。通过合理、公正的调解,大多数有矛盾的搭班都能冰释前嫌。司机陆亚静说:“2007年进公司开出租时,与搭班也发生过矛盾。经过调解,双方矛盾解决了。现在想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娘舅’出面真好。”三是关键时刻伸援手。遇到驾驶员生病或事故受伤时,公司都会派人看望和慰问。遇到有责投诉时,管理人员会一对一核实责任,让违章驾驶员心服口服地接受公正的处理。
  微型化管理 显创新模式
  因为每天各自奔波在大街小巷,难集中、难管理是出租车行业的一大特点。如何管好这支庞大的队伍?“外汽出租”采用了微型化分队管理模式。“外汽出租”共有317辆出租车,600多名驾驶员,他们率先将317辆出租车分成三个车队,以五角星、钻石、金杯图案分别作为三个车队的标识,贴于车身,每个车队又设3个分队,每个分队再设4-5个班组,共形成了39个班组,1个班长管理8-9辆车,分队长和班长都由平时工作较为出色的优秀驾驶员担任,按照“责任分明、全员参与”的原则,建立队委会制度,尝试由驾驶员参与管理,营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管理平台,构建出租车班组管理网络,通过网络公司迅速将各项管理要求、行业规范贯彻到每位驾驶员。
  为管好这支队伍,2007年起,“外汽出租”便在各班组和分队之间开展ABC分类考核管理,A类为优秀驾驶员,要求“无违章、无事故、无投诉”,且在车容车貌、规范经营、安全行车、文明服务、发票使用等方面做表率;B类是一般合格驾驶员,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基本职业素养,而C类则是各项考评分值居于后者。每月都将产生10%的优秀A类驾驶员,通过每个驾驶员的ABC考核分数汇总产生班组的成绩,每队中分数最高的班组为当月优胜团队,班长可以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起合影上光荣榜,而且还能获得公司的奖励。班组长陆亚静说:“我们倒并不在乎一二百元的奖励,重要的是得到了公司的尊重。能上光荣榜,得到大家认可,我们也有荣誉感、自豪感和价值感。”
  记者从“外汽出租”的服务质量考核奖惩条例中看到,不仅有各类奖励条款,对发生有责拒载、不使用计价器或故意绕道等行为的,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公司总经理助理周为远告诉记者:“这些条条框框,都是经出租车驾驶员讨论通过的,像优胜团队的考核奖惩办法,是根据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来决定的,这也是让驾驶员参与公司管理的一种举措。实行ABC考核后,有责投诉明显下降,优秀班组长脱颖而出,大家的团队意识增强了,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据统计,目前已有1242人次获得表彰奖励。
  把好入门关 稳整体队伍
  “为了保证车辆闲置率为零,后备队员必须充裕。”“外汽出租”总经理陈馨说,出租车行业的总体门槛比较低,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对驾驶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把好“入门关”,无论是挑选驾驶员还是分队长、班组长,稳定人心、提高素养是关键。每周三,是公司规定的培训日,对愿意加入出租车行业的驾驶员,公司在审核过程中,都会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加强“路考”,待各项考核内容均达标后,才会列入后备队员。同时,对经常发生违规行为的驾驶员,公司实行淘汰机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公司现有后备队员20多人,倘若现有团队内驾驶员有退出现象,后备队员随即补上,不会出现出租车空置无人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