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精锻公司对员工素质培训 开设“21世纪扫盲班”

来源:常州日报 2011/5/28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21

“21世纪扫盲班”

我市一企业和学校合作1年多,为职工开设5门中学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开始时员工有点难为情,现在不少人已爱上学习并从中受益

中学教师走进企业,为一线职工上语文、数学、英语和音乐、美术课,这样的新鲜事,发生在武进区坂上的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日前的一个周末,坂上初中语文老师陈剑、数学老师叶晓霞和英语老师庄洁放弃休息,来到龙城精锻公司作“家访”,探望一群年龄在40岁上下的特殊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

据了解,坂上初中老师到龙城精锻公司为一线职工上课已有1年多,每次举办的“职工业余文化知识培训班”都座无虚席,现已有100多名员工通过学习,拿到了结业证书。

培训班是在公司董事长庄龙兴的决策下举办的,旨在给基层员工提供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办班前,坂上初中校领导深入企业调查,并根据上课与上班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了课程表。同时,课程内容也由开始时设置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增加了音乐和美术。去年深秋,为繁荣企业文化,一首反映龙城精锻的主题曲《腾飞》刚谱写完成,音乐老师徐全燕就主动请战,带领职工认真学唱和排演大合唱。近日,为培养职工的艺术情趣,美术老师梅彩虹也自告奋勇地来教画画了。

“多少年没有念过书了,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不愿意张口,可一段时间下来,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细致指导下,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真没想到,在不惑之年还有这样学习的机会。作为一个班组长,我要在团队中起一个很好的模范作用。”精锻车间的钱文革说。

接连上了30多节课,产品终检站李德秀和潘群红也感受颇多:“当时,我们常常想,如果早在10年前能够遇到这样的公司,有这样的学习机会,那该多好!我们可能比现在创造的价值更多,可能更懂得如何更好地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接触,深深感受这群特殊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耳濡目染他们勤奋的学风,坂上中学陈剑老师说:“每次上课,他们都像孩子一样,跟着我一遍又一遍念a、o、e。在家里他们是父亲、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甘情愿地付出;在企业他们是员工,在岗位上尽心尽责;在课堂中,他们都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得他们没有一点害羞和难为情,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课上跟着老师的节奏朗诵、练习,正如他们所说‘都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面对这样的氛围,老师教得更勤奋。”

说起校企联动这一做法的成因,坂上初中校长常伟春深怀感激:“给龙城精锻公司办班,我们是知恩图报来感恩的。”1年多前,为推进武进区薄弱学校教学条件改造和创建省优质学校,龙城精锻公司曾慷慨解囊捐资30万元。

一位职工说,早先曾经有扫盲班,那些大都是学习认字的;现在进入21世纪,对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就不仅仅是识字了,各种基本知识都要懂一点,不然就是新型文盲。我们这样的班,就是21世纪的扫盲班。

龙城精锻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是仅仅着眼于技术技能,更有文化和艺术知识。这一举动,既有新意,又有深意。

企业在转型升级之际,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奔主题的技术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技术技能的效用,以及设备和人的作用,只有获得智力和知识的支撑,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对员工进行多方位素质的培训,绝非“闲招”,而是如同围棋中的“谋势”。它与“谋实地”的技术技能培训结合起来,肯定会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也就是所谓的“磨刀不误砍柴功工”。

再者,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收益还不仅仅在企业。对员工个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也必将带来极大的收益。他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人生将会更丰满。这,就是较高层次上的以人为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