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投诉举报数据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各类诉求58417件,与去年同比上升39.79%。其中投诉15716件、举报12369件、咨询30332件,同比分别上升26.84%、145.07%、24.54%。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市12315电话服务热线接到的举报量成倍增长,教育培训、健身预付卡消费依然是投诉举报热点,因网络交易引起的相关诉求占比较大。上半年,市市场监管系统共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87.71万元。
疫情导致投诉举报猛增
作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阵地,市12315电话服务热线今年上半年共接收诉求39964件。其中投诉6375件、举报3288件、咨询30301件,分别增长7.99%、100.24%、20.21%。
分析举报量成倍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疫物资供不应求,致使市场出现部分防疫物资价格上涨、质量不合格问题,以及受疫情影响,旅游、机票、宾馆住宿、教育培训等退费问题的投诉举报猛增。
防护用品及原材料等投诉举报,是上半年新热点。分析投诉举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上半年早期口罩等防护用品普遍缺货,甚至一“罩”难求,部分商家哄抬口罩价格;二是个别无良商家趁机销售“三无”或劣质产品,特别是口罩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普遍;三是商家利用网络(社交朋友圈)等进行虚假宣传,无资质销售相关产品。
随着疫情应急响应等级下调,目前,防疫物品价格、质量方面投诉举报日趋减少。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切莫盲目大量囤积口罩、消毒液、酒精药物等商品,要理性消费,选购应尽量到证照资质齐全、经营规模较大的药店,不贪图便宜。
教培等成投诉举报热点
以往,教育培训、健身类预付卡消费等就是投诉举报的热点。今年上半年,热点延续不退。在市12315电话服务热线上半年接收的2815件服务类投诉举报中,销售服务中的健身预付卡消费有195件,教育培训中的少年儿童技能培训有184件。
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健身等市场行情整体不容乐观,经营不善导致的商家倒闭、跑路、不能履行合约、降低服务标准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群体性投诉举报较多。同时,在该类预付式消费中,商家以高额折扣优惠或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但当消费者购买消费后,商家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以各种理由不兑现承诺的现象也很突出。
暑期是各种培训班的旺季。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为孩子报名暑期培训时要理性,应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和师资水平较好的培训机构。签订合约前应了解其教学质量和口碑信誉,可先让孩子试听课程、借阅课程资料等,选择真正适合孩子的培训机构,尽量不要购买培训周期长、预付金额大的服务,交费不宜超过三个月。
网络交易监管问题占比较大
上半年,市12315电话服务热线共接收各类咨询30301件,其中网络交易监管问题占比较大,达5377件。从中也反映出,网络交易正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受理的数据来看,举报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网络购物平台在销售商品宣传中,存在不正当竞争、广告虚假、价格未标示、商品成分标记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在网购时应尽量选择知名度较高,信誉较好的网店,保存网上商品交易图片及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建议不要在社交圈交易场所购买,以免增加纠纷维权难度。
(记者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