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地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

来源:南通日报 2019/8/4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26

7月31日召开的南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发出新的动员令,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守初心担使命,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奋力打造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连日来,全会精神和会议部署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面对新机遇、新使命,我们绝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8月2日,海安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说,全面贯彻落实南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他表示,海安主动策应,借势发展,争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创造新时期海安做法。

南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突出协同创新,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北翼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高地。从产业发展上看,长三角一体化更加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经济产业布局,构建协同创新圈层,大力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海安产业基础较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有利于海安进一步抢抓上海、苏南等地优势产业的溢出机遇,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产业链中的占有份额。海安将继续把项目招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当前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的有利时机,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攻势,确保在10亿元以上项目,尤其是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的招引上有更大突破。努力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扛起海安责任、拿出海安作为、作出海安贡献。

“如皋将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南通市委全会精神,勇于担当,埋头苦干,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重要支撑,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如皋。”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说。

聚焦实体经济,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高地。聚焦“3+3+4”重点产业,打好领导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合拳”,聚力招引一批优质项目。紧扣品质提升,建设长三角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以“五大片区”为统筹,以“多规融合”为方向,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策应南通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江海组合强港,努力打造长三角公铁水、江海河联运的重要节点。突出城区交通疏堵治理、老小区改造等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深化高质量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进程,不断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突出抓好长江大保护,大力实施水源地整治等十项工程,加快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配合南通五洲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用实际行动守护好长江生态廊道。

8月2日,海门召开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传达贯彻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南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海门市委书记陈勇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奋力争当南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海门将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对标找差,补短板,聚焦重点、聚力攻坚,在经济稳增长、重特大项目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等“八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海门将围绕“3+3”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推进招商局豪华邮轮、中航轻合金新材料、机器人科创园等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标性产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推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努力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三大攻坚”“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六大类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8月1日,通州召开区委常委会,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区委书记陈永红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具有影响力的“产业腹地、创新智谷、城市绿洲、幸福家园”,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通州建设新局面。

市委全会要求,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下好产业转型升级“先手棋”,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通州主动接受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带动,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南通高新区为主阵地,构建“一区三园”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推进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以江海智汇园为载体,抢抓重大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契机,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引进高端技术团队,建设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园。市委全会提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契机,完善交通网络,强化枢纽功能,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通州主动融入南通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功能核”。平潮、先锋片区以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南通主城区的双向融合、互动发展。

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争当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锋”的目标。会后,南通开发区迅速对全会精神进行传达贯彻,并组织学习研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羌强表示,开发区作为全市对接上海、苏南的桥头堡,必须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全力以赴抓推进、促融合,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成效,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贡献更强的开发区力量。

一是在理念上主动融入。突出上海张江高科、金桥出口加工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等长三角区域的先进地区、发达园区,在招商引资、经验管理、平台建设、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精准对接,加快催生新一轮合作成果。二是在产业上主动对接。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大数据等主导产业,积极抢抓上海、苏南等地区的产业溢出效应、辐射效应,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洽谈。三是在平台上主动策应。以综保区为主平台,呼应南通打造江苏“新出海口”的新目标,大力推动通海港区建设,加快形成“区港一体,联动发展”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不断加快大数据产业园和数据中心产业园建设,为南通建设华东地区重要信息港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在环境上主动对标。坚持以长三角一体化的标准审视自身,自觉向长三角先进地区对标对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