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机关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地有声

来源:南通日报 2019/10/30 发布时间:2020-09-09 浏览量:24

昨天,江苏省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片首发式暨南通市检察机关落实“一号检察建议”推进会在通举行,由省、市检察机关倾心制作的10部法治教育片将送达全市各校,为广大师生送去法治关怀。

今年以来,南通市检察机关将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用爱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司法的力量倾力打造“一号检察建议”的南通样本。

“一号建议”落地见效

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从高检院成功抗诉的一起校园恶性强奸案件说起,向教育部通报了全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状况,指出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引起了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高检院历史上首次发出检察建议,意义重大。

为推动“一号检察建议”在南通落地有声,市检察院在向市教育局送达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的同时,针对南通本地发案情况开展了涉校犯罪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制定了市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书,一起送达市教育局。

我市涉校犯罪情况如何?预防工作还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市检察院未检部门专门对2018年以来全市在校学生犯罪、教职员工犯罪及学生被犯罪侵害等3类涉校犯罪开展了专题调研,发现了部分职业教育类学校学生犯罪多发、个别学校教职工犯罪易发、部分在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校学生被性侵案件多发等特点,向教育部门提出了进一步抓细抓实学校、培训机构的法治教育工作,强化各类学校、机构的安全管理,严格教职工入职审查和教师管理等五项对策建议。

对此,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先后三次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在检察机关的全面支持和指导之下,切实承担起校园安全的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强预防性侵安全教育、教职员工队伍管理、预防性侵协同机制构建、学校安全督导检查等工作,有效维护校园安全和儿童、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治与青春同行

在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实中,我市检察机关主动出击。今年5月,市检察院和市教育局在市郭里园小学举行首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启动仪式,以全市1049所学校为重点,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市两级院检察长带头垂范,共派出174名法治副校长,赴当地学校开展各类法治宣讲活动。为实现校园法治工作常态化,今年8月,市检察院和市教育局联合会签了《关于加强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步推动检察官担任全市所有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昨天上午,17名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举行集体受聘仪式,他们从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等17所学校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聘书。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召开由新任法治副校长参加的党委会,为学校法治教育作定位、拿规划、明重点、补短板,同时充分保障法治副校长的日常工作,努力让每一位法治副校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除了法治进校园活动,此前,全市检察机关还与辖区教育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保障舌尖安全、呵护祖国花朵”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联合专项整治活动,对44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学校周边进行了食品安全检查,向教育局等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份,建立健全了保障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该事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2019年“充分发挥未检职能 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新闻发布会公布的“全国十大典型案(事)例”。

携手呵护祖国花朵

呵护祖国花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两级检察机关为此积极行动。市检察院联合市妇联创设了“心起点”家长学吧,共同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家长亲职教育工作;崇川区检察院建成我市首个集成式轻微涉案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励志园;港闸区检察院成立“青春灯塔”青少年维权中心,组成“港检法治辅导团”,有针对性地做好犯罪预防;如皋市检察院联合当地教育局等部门出台《关于涉未成年人密切接触行业人员从业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黑名单”数据库;如东县检察院联合当地教育、公安、卫健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七类情形实行强制报告制度……一项项着眼实际、各具特色的保护措施,为孩子们撑起爱的晴空。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市检察机关已将监督“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发力,将持续给予孩子有温度的检察守护,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起点深化平安南通建设、打造“新时代教育高地、现代化教育之乡”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