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自今年5月市公安局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恳谈、大回访、大督查”系列活动以来,全市公安民警纷纷深入基层群众,主动报告工作,主动听取意见,主动征集线索,及时发现和查处一批黑恶犯罪问题。活动中,我市警方共组织开展专题报告活动132场,走访496个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回访群众6560人次,从中征集涉黑涉恶线索305条,打掉各类黑恶犯罪团伙18个,抓获涉案嫌疑人209名,破获各类黑恶犯罪案件182起。
以“大恳谈”促新动能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群众还有哪些新期盼?5月6日,一场特殊的警民恳谈会在崇川区任港街道任港社区举行,公安局长、刑警队长与干部群众代表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这标志着为期1个月的全市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恳谈、大回访、大督查”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连日来,市、县两级公安局长和各辖区派出所长带队,分类开展警民恳谈会,邀请基层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风行风监督员、社区群众代表参加,主动报告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主要做法和最新战果。广大社区民警通过工作微信群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偏远的农村地区,通过“村村响”向村民征集涉案线索。
如东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到辖区企业、村居开展扫黑除恶知识讲座、以案析法;海安市公安局部署全面走访辖区企业、医院、街道,搜集举报线索25条;市公安局文艺小分队将扫黑除恶知识融入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送到社区;通州区公安局将印有举报方式的特制环保手提袋和围裙发放给辖区群众,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全民参与专项斗争的浓厚氛围。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载体,全市公安机关共征集各类线索305条,同时还根据恳谈反馈的情况,对326条线索开展了“回头看”。
以“大回访”促双提升
“江先生,您好,根据您之前的举报,今天我们来回访,主要是告诉案件的进展情况,同时再听听您的想法。”5月15日,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兵带队来到海门,回访了“套路贷”受害人江先生。在介绍案件侦破进展情况、听取江先生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后,陈兵现场要求办案单位根据最新出台的相关法律解释,对江先生所遇到的“套路贷”类型案件进行串并式、累积式打击,做到打早打小、除恶务尽。
回访,是对群众殷切期望的及时回应。我市警方全面梳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受理的涉黑涉恶线索和5年内涉黑涉恶警情,对报案人、举报人和受害人逐一开展上门回访和电话回访,汇报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对重大线索、重大案件,以及多次举报、反复举报的人员,由各地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回访、反馈核查结果并跟踪后续进展情况。
随着回访的深入,战果也在不断拓展。如东、如皋、启东等地公安机关通过分级回访,发现线索3条,破获相关案件12起;崇川公安分局在回访中发现线索,抓获郭某等犯罪嫌疑人8名,破获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案件30余起。
活动中,全市公安机关共通过上门、电话等形式回访群众6560人次,对567名线索、案件当事人进行了重点回访,总体满意度为91.9%,办案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实现了“双提升”。
以“大督查”促真落实
为推动面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均衡发展,市公安局还通过开展“大督查”活动,了解基层实情、排查存在问题,加强跟踪指导、倒逼责任落实。
5月中旬,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在督查中发现,基层所队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对涉黑涉恶警情往往是就案办案。经研究,市公安局在通州试行全面规范涉黑涉恶类警情接处警工作,以标准引领和“数据赋能”的理念,对《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排查涉黑涉恶线索工作制度》中6大项35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异常特征的警情、涉警人员符合10类易受害群体特征的警情,以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的10类黑恶势力警情,制定了47项规范处置标准,从源头上规范执法,服务现实斗争。目前,相关做法已在全市推广。
海门警方还针对群众反映在征地拆迁、套路贷、涉赌、涉娼领域的乱象,结合治安乱点整顿、行业场所整治等日常工作,迅速部署开展雷霆系列行动。
“问题上墙、及时解决,推进斗争举措落地生根,以更实的成效赢得群众满意。”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旭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南通公安在斗争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创新开展“大恳谈、大回访、大督查”系列活动,对群众反映、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分类梳理、列出清单,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间,落实专人跟踪,及时整改到位,持续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