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我市开展“加快转型升级年”第四次推进督查活动,代市长姚晓东、市委副书记邹宏国等市领导分两路赴高新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等地,督查重点企业和项目推进情况,要求全市上下坚持以“一核八园”为依托,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产业特色,坚定不移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争分夺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更好地投入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去。
姚晓东、戴源、张耀钢、高清和市政府秘书长徐新民一行赴常州高新区,现场督查重点项目推进、产业升级情况。
到今年底,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保持在25%左右,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达到30.4%。一批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正在成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在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东北厂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0兆瓦高效电池和组件正式启动大规模量产,这标志着天合光能在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总投资7.5亿元的华润包装60万吨PET聚酯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华润包装将形成一个100万吨中国瓶级聚酯的生产基地,年产值超百亿元;常林股份“智能化工程机械和高档次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8.65亿元,已于9月投入试生产,全面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各类工程机械1.8万台、高档次结构件5万吨的生产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高新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国家电网电气设备检测中心项目总投资14.3亿元,将建成世界范围内功能最全、容量最大、配置最高、综合研究监测能力国际领先的检测中心;康辉医疗器械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初步建成,二期项目将于明年开工建设,全部达产后将实现10亿元年产值,其投资的常州海博生物医药孵化器建成后将吸引一大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优质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落户,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托普拉精密紧固件项目、普利斯通流体技术项目、立达纺织仪器项目等一批外资独资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预计将于明年相继投产。
一批大型服务业项目则有效完善城市功能、积聚北部新城人气。刚刚开业的新北万达广场大型城市综合体,吸引了近120家品牌企业进驻,集多种业态于一体,形成了独立的大型商圈,已成为常州新的城市坐标;而在常州北大门,一座占地88万平方米的月星环球商业中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二三期工程建设,建成后的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将成为背靠常州、辐射周边“一小时经济圈”的全业态商业综合体,打造“中国第一Mall”。
邹宏国、俞志平、沈斌、蔡骏、韩九云、王成斌、邵明等一行,督查了天宁、钟楼和戚墅堰区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情况。
四季度以来,天宁、钟楼和戚墅堰区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力冲刺。
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强势推进。兆阳光能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形成4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能力,年销售30亿元;亚玛顿北区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已有3条导电玻璃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同时,总投资5.6亿元的中海油环保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一期已顺利竣工,二期即将启动,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5万吨高档环保涂料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8亿元;裕兴薄膜项目从德国引进两条薄膜生产线,并将于明年投产,预计年新增销售5亿元。
现代服务业不断提升层次规模、优化结构。黑牡丹科技园致力于打造集高端产业总部基地、科技企业加速器、创业创新优质服务基地为一体,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的现代都市经济综合体。园区将于明年全面启动建设,到2015年,园区将形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进企业300家,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培育上市公司2-3家。恒生科技园集金融IT服务、软件外包、总部经济、高新产业孵化于一体,一期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3年全部建成运营,到2015年引进高科技企业500家,培育上市公司2家以上。
与此同时,总投资14亿元的戚电公司E级燃机热电联产项目已竣工投产,最大年发电量为24亿度,最大供热200吨/小时;总投资10亿元的博瑞柔性输电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将建成国内重要的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并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督查组一行还现场察看了三利精机大型数控机床项目、中利科技船用电缆生产基地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