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党员冬训接地气入人心

来源:南通日报 2020/1/21 发布时间:2020-09-10 浏览量:28

农村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就是带头发家致富,帮助身边群众排忧解难……”15日,新店镇双虹桥村党总支书记邵峰上了一堂题为《新时代共产党员强化责任担当》的党课。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本月初拉开大幕的如东党员冬训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专家辅导讲、“百姓名嘴”常态讲、先进典型巡回讲、党员上台讲、文艺表演快乐讲,给全县党员补钙。

送“理”到船头

“‘百姓名嘴’讲的‘中国之治’,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事。”14日,遥望港海滨码头,海风吹拂,兵房滩涂养殖有限公司渔船上坐着40多名党员和渔民,聚精会神地聆听“百姓名嘴”陈云山的讲座。

陈云山是大豫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板凳宣讲分队队员,他和快板宣讲队一道,用启海方言来到船头送理论、送政策、送文艺,拉开了大豫镇“扶海暖冬——党员冬训板凳宣讲到船头”活动的序幕。宣讲结束,现场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知识竞答,党员和渔民争先恐后举手抢答。

“过去是你讲我听,今年你问我答,增强了学习效果。”63岁的周玉华常年在海上作业,听了船头党课收获很大。

庭院开课堂

“走,到陈国琴家听党课去。”连日来,掘港街道宾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聚在陈国琴的庭院里,参加盐垣社区“党员加油站,庭院微课堂”主题活动。

聆听点赞“中国之治”庭院故事会,是掘港街道冬训的一项内容。《初心永记绘“虹”图》,“百姓名嘴”王茜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虹桥村党总支书记应舒舒带领村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故事。

“以前我们小区绿化带里堆满垃圾,怎么办?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盐垣社区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是个难题。居委会从隔壁青园社区请来明霞香阁小区“居民自治”发起人刘正彬,给居民们上课。刘正彬发起“自己管自己,自己建设家园”的倡议,带领志愿者开始自治管理:收取保洁费、整理绿化带、维修路面、安装楼道灯……“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现在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的理论宣讲听讲座、读文件、看视频,群众坐不住、学不透、听不进。今年在居民们最熟悉的农家小院摆上方桌条凳,端上茶壶碗碟,开设微课堂,党员正能量加油站建到百姓家门口,常年为党员补钙充电。

做优理论“供给侧”

“我们当代青年应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在共青团如东县委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如东青年说”宣讲活动上,栟茶中心卫生院的张玉婷、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王天伦等5名代表宣讲的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敬仰,令在场的每一个青年听众心潮澎湃。

“把听讲者变成宣讲人,从今年冬训开始‘马克思主义·如东青年说’走向全县村居。”共青团如东县委书记吴晶表示。

冬训突出“训”,改变理论学习“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的局面,就必须抓实做优理论“供给侧”,今年如东进一步选优、配强、壮大宣讲队伍。他们开展1名“百姓名嘴”骨干培养带动20名基层宣讲员活动,通过理论沙龙、业务培训、宣讲比赛等方式提升宣讲质量,让党员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付诸行动。

“我们不断补短板,拓宽冬训渠道,实现冬训党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学习载体全覆盖、专题内容全覆盖,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冬训成效转化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干劲的自觉行动,汇聚推动如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如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蓉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