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道德讲堂走过五周年 结出了累累硕果

来源:中国常州网 2014/12/26 发布时间:2020-09-22 浏览量:21

12月25日下午,全市道德讲堂五周年纪念活动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缨、副市长尚建荣等领导出席。

活动中,大家观看了《道德的力量》电视巡礼片,表彰了一批道德讲堂优秀示范点和优秀主持人、宣讲员,举行了《道德·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一书的首发,为“尚德驿站”主题邮局揭牌,全面展现了道德讲堂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效。

常州市道德讲堂自钟楼区星港苑社区第一课开讲,迄今已有整整五年。这五年来,从试点到推开,从规范到提升,从实践到创新,做到了“只能被复制、没有被超越”。五年来,道德讲堂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充分发挥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品牌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常人尚德”城市品牌的有力印证,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可以说,道德讲堂对全体常州人贡献很大、对常州整座城贡献很大、对全省全国贡献很大。

提升了常州人的素养

道德讲堂从最初的机关、行业、社区、村镇、学校、企业、新市民七大类,扩展到军民共建、幼儿园以及宗祠共十大类,形成了遍布城乡、覆盖各类人群、各个领域的道德讲堂平台系列。

通过讲述一个个的身边故事,大力倡导“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让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躬身行德的实践者,成功激发了群众中蕴藏的道德建设的巨大热情,形成了54名“中国好人”和343名“常州好人”为代表的平民英雄、“草根明星”集群,“讲道德,做好人”在常州蔚然成风。

提升了常州城的软实力

通过道德讲堂广为传播凡人善举,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明确是非荣辱、主动修身律己,优化了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提振了全市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气神,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进补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全国各地300多个城市1500多批次30000多人次来常州学习经验,常州市民的自豪感幸福感不断攀高,建设文明常州、美好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用实际行动不断刷新着这种城市的“文明高度”。

提升了文明常州的影响力

道德讲堂确立的“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标准流程已同行全国,但并未就此止步。2013年初,道德讲堂之结婚领证、学生成人、员工退休、老人祝寿等仪式相继举办;7月1日,国税系统纪念建党65周年专题道德讲堂举行;8月2日,公安系统“道德讲堂之师徒结对”仪式举行,道德讲堂走向生活化、工作化、节庆化;8月13日,“道德讲堂之百姓视角”现场推进会召开,结合当今社会热议话题、百姓生活矛盾焦点,以情景剧+道德评议的形式,让群众在生活场景中感悟真善美,在你争我辩的讨论中明确主流核心价值,道德讲堂内涵得到了又一次充实提升、道德讲堂的形式又一次拓展创新。

对此,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予以了高度评价:常州道德讲堂示范全国,贡献巨大,且日新又新,其一系列道德讲堂生活化等做法极有意义,是道德讲堂经常化的有效招数,值得在面上大力推广。

对于下一步怎样强化措施、提升水平,深化常州的道德讲堂建设,徐缨谈了几点意见:

一是要围绕核心,扎实推进。道德讲堂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进一步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是要突出践行,持续推进。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们心里撒播道德的种子,让它生根、开花、结果,逐步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为常州市实现“第二个率先”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要健全制度,有效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加强道德建设,仅靠教育引导,扣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社会管理等手段,对道德沦丧、违法违规者进行严惩,二者双管齐下,才能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