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全年赏花月历折射文明建设深化

来源:常州日报 2013/8/10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37

“我是陕西人,初来常州,人生地不熟,生活很单调。好在常州各大公园大门都敞开着,东坡公园的牡丹、红梅公园的梅花、青枫公园的菊花、紫荆公园的月季、荆川公园的海棠……常州的这个‘赏花月历’,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是一位新市民对常州市“赏花月历”系列花展活动的由衷感慨。据了解,不少市民也有这样的心声。

常州市已连续6年举办“赏花月历”系列花展,在开放式公园,五彩缤纷、馥郁芬芳、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各式花展、花卉,不仅丰富着市民生活,滋养着精神家园,还提升着城市的文明。

一园一品 四季飘香

2008年,市园林局就开始围绕花卉打造公园文化品牌。

梅花,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五福”;桃花,象征美好;海棠,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牡丹,一直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月季,象征爱情和真挚的情谊;荷花,出淤离染,清洁无瑕;菊花,在百花枯萎的秋冬季节,毅然傲霜怒放……

根据花卉文化和每个公园的花卉特色,市园林局按照“一园一花”的思路排定了贯穿全年的赏花月历:2月下旬到3月初红梅公园的梅花节、3月中下旬圩敦公园的圩墩文化节暨桃花花会、4月初荆川公园的荆川文化节暨海棠花会、4月下旬东坡公园的牡丹花展、5月份紫荆公园的市花月季花展、7-8月荷园的荷花节、11月初青枫公园的菊花节。其中,圩墩公园的桃花节和荆川公园的海棠花会,都是今年“赏花月历”中的新成员。

幸福的龙城市民,从2月底、3月初就开始翻着赏花月历,看着每周发布的花情预报,游园赏花、闲庭信步。据统计,常州市每年7大花展累计举办天数达到了112天,游园人次达到了360多万。

花飞人舞 愁去人乐

赏花月历系列花展,不仅是花卉知识和花卉文化的“大课堂”,还是龙城市民的自娱自乐的“大舞台”。

每一个花展,市园林部门都根据花卉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精心策划相应的主题。如梅花节的主题:“春天——从红梅开始”,借助花展吹响了不畏困难、奋战全年的进军号角;“春桃春韵,春到圩墩”,“海棠花开,璀璨荆川”,“盛世牡丹,东坡雅韵”,“荷香新闸”等,都通过植物造景的手法得以体现,文化内涵就在游客欣赏景点、观赏花卉时无声渗入,催人向上。

“以花为媒,文化唱戏”。每个花展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有针对大众的花卉书画现场创作、花卉摄影比赛,有针对小学生的小记者征文比赛,有针对中学生的现场绘画写生,有普及养花技巧和花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影响力日益增加,花展的舞台活动,由花钱请人表演,变为有人主动合作。现在,花展舞台已成为“幸福广场周周演,文明社区天天乐”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表演场所。

另外,历届花展的摄影比赛还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花粉”。每到花开季节,“花粉”们都会扛着“长枪短炮”,随着“花情预报”的节奏到处拍摄。有一位老年“花粉”在摄影赛颁奖会上告诉大家,他是一位肿瘤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开始了追着花儿拍照的快乐生活,病魔非但没有击倒他,还渐渐远去了,后来他的夫人也和他一起爱上了花卉摄影。

花开万家 快乐奉献

“我采访到了参加活动的局前街小学的校长,‘请问为什么要举行月季花进校园的授花仪式呢?’他笑眯眯地对我说:‘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责任心,让同学们了解月季花更多的知识’”。这是小记者参加月季节细心观察的收获。

正如这位小记者所说,市园林部门今年继续推行“月季进万家”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广月季这一市花文化。市园林部门向学校和爱好花卉的家庭赠送月季的同时,还专门成立了月季工作室,开设热线和QQ群,为广大市民和单位服务,解答日常养殖月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今年又启动了“我爱市花”义工养护队。5月5日首批“我爱市花”义工队的养护培训,就有20位市民踊跃报名参加,他们认真学习了月季养护知识,如月季栽培的温度、施肥、土壤、整形和病虫害防治等,每月都到红梅公园、紫荆公园等地义务参加月季日常养护。

爱花之人,会有爱人之心;爱花之行,会养高尚之情。百万市民的参与,让龙城成为了一个人人爱花、花见幸福的浪漫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