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首届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揭晓——30项珍贵档案文献唤醒百年龙城记忆

来源:常州日报 2012/1/31 发布时间:2020-09-23 浏览量:21

记者昨天获悉,经过全市申报和专家学者评审,常州市首届珍贵档案文献评选揭晓,30项珍贵档案文献入选。

这30项珍贵档案文献,主要涵盖了从清朝中晚期以来,常州地区民俗文化、宗教、土地房产、重大事件、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清嘉庆石刻天宁寺《五百罗汉像》拓本”、“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等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珍品,真实再现了跨越百年的“龙城记忆”。

珍贵档案文献是社会发展轨迹的佐证,更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的遗产。去年下半年,市档案局首次面向全市各界,开展评选活动。

在近两个月的申报期中,全市共有47项档案文献申报参评。考虑到评选涉及档案学、图书版本学、文博学、方志学等多种学科,市档案局在全市范围内聘请摄影、书画、宗谱、收藏、社会人文等领域多名高水准学者专家加盟评审组。

市档案局局长李传奇说,此次申报参评的档案文献主要体现了4大特点:

一是来源广泛,不仅有来自全市各档案部门,还有来自社会团体和个人;二是时间跨度大,其中,天宁寺申报的明代中晚期尼泊尔水晶释迦摩尼佛距今已有450年历史;三是形式丰富,有纸质档案,有照片档案,还有钱币、佛像、烟具、地契地图、报纸等实物;四是价值较高。

李传奇表示,通过此次评选,市档案局初步完成了对全市珍贵档案的摸底,为日后全市重点档案保护提供了依据。

记者同时了解到,下一步,市档案局还将采用申报评选等方式,在全市建立《常州市珍贵档案文献名录》,打造常州档案文化品牌。

附:常州市珍贵档案文献名单

1、清嘉庆石刻天宁寺《五百罗汉像》拓本

2、常州宝卷

3、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韵表)

4、清同治及民国地契

5、清光绪《溧阳县志》

6、清光绪《清丈执业印单》

7、清光绪及民国地契

8、清末常州警察培训教材

9、民国溧阳县教育会档案

10、解放前夕《溧阳概况》

11、1950-1967年房地产交易登记册

12、常州地区选民证(1953——2004年)

13、羽毛球世界冠军卢兰、蒋燕皎运动员注册证

14、民国《先驱报》

15、1916年刊登常州基督教恺乐堂开堂的《新申报》

16、新四军抗战木刻宣传画

17、赵朴初手书七言诗

18、溧阳书画家黄若舟书画

19、康熙南巡图(常州府)第六卷残卷影印件

20、周恩来等领导人关怀常州锡剧团照片

21、溧阳县1974、1979年地震照片

22、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科教城照片

23、常州地区电话通信业发展实物、照片

24、常州市公交月票卡

25、20世纪以来常州城市发展地图

26、天宁寺梵呗唱诵

27、常州锡剧经典剧目音像资料

28、古今中外烟标烟具

29、常州地区抗战时期临时流通币

30、毛泽东像章

品味珍贵档案文献 

细细品味30项入选珍贵档案文献发现,每一项都记载了一段龙城的变迁史,将原本模糊的城市记忆再次变得清晰起来,这也就是档案文献的魅力——    

房产地契

房产地契,是民间土地房产买卖、租赁以及赋税、货币等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由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心申报的“清代及民国地契”共3张,其一为光绪21年,重要文字间都加盖了官方印章;其二为嘉庆25年的,该契约为经官府盖印鉴定的,属于官契;第3张为民国27年,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颁发的一份完整契约,由于解放区地契颁发存世量稀少,该契约十分珍贵。    

教堂筹办和开堂

由市基督教堂申报的“1916年刊登常州基督教恺乐堂开堂的《新申报》”再现了教堂筹办和开堂的经过:1916年出版的《新申报》一则消息写到“常东牧区美国传教士霍约翰向其连襟恺乐堂募捐美金5万元,在县学街购置基地兴建教堂,自1916年春动工,于翌年2月竣工。为纪念捐款人,因而命名为恺乐堂。”    

《还珠宝卷》和《妙英宝卷》

由我市收藏家包立本申报的“常州宝卷”数量达100余册,包括了从1829年的《还珠宝卷》至1942年的《妙英宝卷》,宝卷风格、形式、方言特点都真实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民风民俗,并已入选《中国宝卷总目》。    

1906年常州警察培训教材

由市公安局申报的“1906年常州警察培训教材”是清末时期,一位名为史全沅的常州警察参加为期4个月的培训班时,所用的19本课程教材,主要包括日本六法全书(日本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等)、警察学、警察大意(常州县巡警教练所自编教材)、户籍法、商法、民法、宪法、警务要领(常州县巡警教练所自编教材)、刑律总则等。该套教材是常州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精彩培训教材,是了解民国时期常州警察形成、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3000枚常州地区抗战时期临时流通币

由市职工钱币研究会申报的“常州地区抗战时期临时流通币”数量达3000枚,主要出现在武进以及周边江阴、宜兴等地区,对战乱时期群众维护自身利益,复苏地方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民众有效的自救手段。该批钱币在设计上突出了江南民俗和抗日等元素,是研究地方经济、新四军根据地抗战、江南手工制作的珍贵实物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