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又一个超100亿工业企业 新阳公司底气来自何方

来源:常州日报 2011/3/11 发布时间:2020-09-24 浏览量:103

“今年,我们将成为常州又一个超100亿的工业企业。”

新阳有限公司总裁张文俊上个月就这样说。

2002年新阳有限公司成立,3年前产值才过10亿元,是什么底气,今年就能过100亿元?

看投入

2002年,新阳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成立漳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

2006年,成立天津亚邦化学有限公司。

2007年,成立漳福海林业有限公司。

2008年,多数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飘摇时,新阳公司却逆势而上,一口气收购了常州长江热能有限公司、东昊化工有限公司、东昊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组建常州新日化学有限公司。

2009年,新阳发展势如破竹,这一年也被称为新阳的“建设年”。新组建的新日化学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元,连上18万吨/年不饱和聚酯树脂、25万吨/年苯乙烯、10万吨/年苯酐、10万吨/年粗苯加氢4个项目;东昊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800万氢气提纯技改项目上马;长江热能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铺设高压蒸汽管道;亚邦化学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顺酐五期4万吨/年装置开工建设。当年,又组建新日催化剂有限公司。

2010年,正式收购新湖(常州)石化有限公司。这一年,也被称为“生产年”,一批上年新上的项目纷纷投产运行。其中,新日化学3个新项目建成投产;亚邦化学有限公司顺酐五期4万吨/年项目投产;东昊化工变压吸附制氢及配套管网项目投产;长江热能铺设的高温管道投入使用。

2011年,将是一个“收获年”,预计5月份新日化学25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建成投产,仅此一项将为企业新增销售30亿元以上。

看产业链

“选准项目固然很重要,但要想做大,就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延伸产品链,提升产品档次。”张文俊向记者说。

新阳公司的原材料来自于煤炭中的粗苯加工,处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品的“夹心层”。这个独辟蹊径的选择,使新阳从“出生”那天起,就没遭遇到多少竞争对手。

2008年前,新阳公司仅是一家利用粗苯加工生产顺酐和富马酸的公司。此后,公司果断通过大手笔上新项目,使得产业链日臻完善。

目前,公司已形成两大产品链,一条通过粗苯酸洗形成顺酐和富马酸,再经深加工形成不饱和树脂、天门冬氨酸、L-丙氨酸;另一条是通过粗苯加氢形成苯乙烯,再经深加工形成不饱和树脂和ABS。公司成为世界生产顺酐和富马酸的最大生产商;年产45万吨苯乙烯的规模在全国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年产43.5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规模在全亚洲排名第一。

看成本

发展循环经济,是新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特色。

仅在蒸汽和氢气的循环利用上,每年就节约了3.4亿元。

根据推算,年产15万吨的顺酐和富马酸可产生200多万吨蒸汽。而其他生产苯乙烯、聚酯树脂、ABS、粗苯酸洗、天门冬安酸等产品都是吸热反应,需要大量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公司的蒸汽被恰到好处地利用起来,多余的蒸汽还输送到长江热能公司管网上,减少长江热能公司燃煤量,节能减排一举两得。据悉,由于新阳公司的蒸汽输送,去年,长江热能公司的3台锅炉只需开动1台,就满足公司和园区企业的需要。由此,节省成本2.7亿元。

另一个被充分循环利用的是氢气。这是生产苯乙烯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可燃气体。按照以往的做法,这种气体被替代天然气烧掉,每吨产生价值约万元,利用价值不高。近年来,新阳公司延伸产品链,把氢气从90%提纯到99.99%。一方面,高纯度氢气进行粗苯加氢,产生新的纯苯产品;另一方面,多余的氢气供新北化工园区其他企业使用,减少其他化工企业使用甲醇制氢造成的污染。这一项,又为企业节约成本7000多万元。

看创新

7年前,扬子研究院研究出DCPD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这一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然而,就在扬子石化急于找相关企业做产品中试时,大多数企业开出苛刻条件,要求科研人员自带原材料,并支付场地和设备租金,否则免谈。

得知这一消息的张文俊敏锐地看到科技创新的价值。“免费提供原材料,免费使用公司设备和场地,出了事我负责。条件只有一个,中试成功后,科技成果归双方所有,不得转让第三方。”他给扬子研究院开出的条件,不由得专家们不动心。当年,DCPD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中试取得空前成功。依靠这一科研成果,新阳公司DCPD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实现8亿元销售,为公司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阳公司生产一线,很少看到劳作的人员,有的只是一条条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举个例子,如果我现在打一个电话,要求东昊公司的所有职工撤离现场,那么,我们的自动化生产线依然可以安全运行20天或更长,直到原材料用完自动停产。”张文俊解释,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每年在科技和装备上加大投入,是新阳的惯例。今年,预计这样的投入会达到7亿元。

目前,张文俊正在与韩国一家公司就年产12万吨ABS工程塑料项目进行洽谈,年产50万吨苯乙烯的计划也在心头酝酿。今后,他们所有常州辖区内的企业,还将全部迁至新北化工园区,更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