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全省服务业条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六个高质量”中对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全省服务业运行稳中向好质量提升。一季度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219.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3.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1%,高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7.0个百分点,数据体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收增长39.6%,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8%,体现了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服务业主要指标稳中有升
今年一季度,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从数据上分析,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得益于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较快发展,批发和零售业、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最快,增速分别为8.3%、13.1%,分别快于服务业0.7个、5.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25.0%。从今年一季度全省服务业用电情况看,服务业用电增速远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一季度江苏服务业用电为215.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高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7.0个百分点。服务业各行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
因省统一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和基数进行了调整,服务业投资相较去年同期增速有所下降,但一季度全省服务业投资同比仍增长4.6%,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7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4个行业维持正增长。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分别同比增长26%、53.6%和4.6%,房地产业同比增长15.4%。
一季度江苏省服务业税收贡献增长迅速,共实现服务业税收1812.56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较去年同期高27.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税收增速1.0个百分点。主要行业税收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增速高于服务业总体税收增速,分别增长22.3%、21.1%和21.8%。服务业税收收入占全省国税地税总收入比重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地税服务业税收收入占比为67.3%。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郑江淮教授分析道,从当前服务业各行业数据上看,服务业发展体现了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创新驱动的进一步强化:一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2.3亿元,同比增长9.7%,消费升级类商品,比如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增长较快;1-2月,规上服务业中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营收分别增11.7%和13.2%,同比加快6.4和6.3个百分点。这两项服务业的发展也部分反映了现代服务业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提供研发、技术支持的状况。
二、载体建设、项目推进开局良好
作为全省服务业发展的牵头部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在抓载体建设、项目推进、企业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助力全省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重点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领军企业及互联网平台经济重点企业建设,每年编制重点项目计划,以载体支撑、项目引领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从数据上看颇有收获:大量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较快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20.1%、15.8%、10%。
今年一季度,江苏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259亿元,税收147.7亿元,同比均有增长。苏北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效更为显著,以宿迁市为例,4家省级集聚区截至一季度末落户企业1600余家,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吸纳就业人数6万人,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比重超90%,集聚区的建设对促进全市服务业乃至整个宿迁经济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开局良好,年度计划新增投资超千亿元。今年调整后列入计划的15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803亿元,年度计划新增投资1121亿元。从所属行业看,投入较集中的旅游服务、现代物流和科技服务类项目数量居前列,达到95个,占到项目总数的63.3%;年度计划新增投资726.9亿元,占到全部新增投资的64.9%。从一季度服务业重大项目实际完成投资看,全省到位投资282.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四分之一以上,符合序时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