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苏州市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来源: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11/2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4


  在各项目责任单位全力推进下,1-10月,苏州市六大类20项实事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个别项目已经提前完成任务,预计所有项目到年底都能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提供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0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8000个。

  1-10月,全市共举办高校毕业生公益专场276期,11488家用人单位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4.7万余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2016年苏州籍高校毕业生33015人,已实现就业28527人,当年就业率达到86.41%;开发公益性岗位7147个,完成目标任务的89.3%。

  2.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

  修订《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大力推进“优秀青年技能提升计划”、“技师、高级技师继续教育”、“培训送企业”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放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效应;面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转移就业劳动者、低收入家庭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培训。1-10月,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1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9.3%。

  3.新增创业孵化载体20家。

  9月份启动苏州市创业孵化载体认定申报工作,12月份将公布认定结果。

  4.对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开展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和妇女进行“两癌”检查。

  紧扣《苏州市妇幼健康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各市(区)部署实施各项工作;举办苏州市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培训班;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对项目内容及实施情况进行宣传报道;规范筛查社区与上转医疗机构间的转诊流程,对筛查机构进行现场指导和质控。1-10月,全市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共完成338145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共完成30663例。

  5.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10万人。

  依托市红十字会网站,制作上传整套急救视频课件,供市民免费在线学习;全市高级中学(职业学校)新生军训期间急救培训全面铺开;持续推进户外运动爱好者、电力、公安、警辅等重点人群培训;成功举办苏州市应急救护技能竞赛;购置12台自动体外除颤仪。1-10月,累计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117257人(普及性培训103603人,救护员培训13654人),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6.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00张、日间照料中心50个、助浴点10个、中央厨房2家;10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新建护理站2家,开设家庭病床数2000张。

  1-10月,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410张;建设完成日间照料中心89家,新增助浴点17个,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家中央厨房开始运营,另有1家正在施工。医养融合项目方面,完成16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新建护理站5家,开设家庭病床数3016张,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7.市区设立30家公共场所母乳哺育室。

  1-10月,累计完成设立28家。《苏州市公共场所母乳哺育设施建设促进办法》计划12月1日出台实施。

  8.实施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项目。

  平台建设方面:完成“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建设;“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和“苏州父母”APP手机学习平台组建完成;完成200所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学校遴选。课程建设方面:完成《苏州中小学家庭教育纲要》讨论稿,编制发放《苏州家庭教育》90万册。活动开展方面:完成组建11支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802场讲座,461人次面询,36场次广场咨询;“寻找好家长”进入终评阶段;完成2期名家大讲堂。指导师培训方面:已有809名家庭教育初级指导师完成培训。

  9.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10个标准化示范文化广场;市区设置“文化方舱”1座;新建苏州图书馆主题特色馆2个;新增“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服务点5个。

  出台《苏州市群众文化广场示范点标准》;10个标准化示范文化广场建设完成;友联广场“文化方舱”进入招标阶段;南环新村绘本馆于3月8日试运行,太平文创园分馆于7月11日对外开放,文正学院分馆于9月10日对外开放;完成姑苏区人民检察院、苏州燃气集团等2个“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服务点。

  10.建成苏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

  (1)“公共交通车载设备采购”:所有设备均已交付、安装完毕,进入试运行;(2)“出行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承建单位已按期提交中期成果,并进行多轮内部研讨;(3)“行业系统”:已完成需求文档专家评审和详细设计文档初步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修改和补充;(4)“企业系统”:运营调度平台已建设完成并进入试运行,终端设备安装完成80%;(5)“调度大厅建设”:所有采购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进行环境监测;(6)“机房环境建设”、(7)“网络与存储设备建设”均已通过验收。

  11.市区新购公交车640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350辆。

  目前,已新购公交车210辆(全部为新能源公交车),另有240辆计划近期开展招投标工作,其余正在开展采购前准备工作。

  12.市区建设8个公交场站。

  苏州乐园综合换乘枢纽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竹园路P+R停车楼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太阳路立交停车场已完成路基灰土、雨水管施工,房屋主体建设完成70%;东山公交首末站主体结构完工,正在进行场地施工;森林公园首末站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东山大道立交公交停车场正在进行场地施工;金庭公交枢纽正在进行站房施工;松陵大道枢纽临时公交首末站正在施工。

  13.新辟社区巴士公交线路20条。

  完成社区巴士总体规划方案,包括线路设计、古城区线路踏勘等;完成社区巴士LOGO、广告语征集和专家评审工作,制定下发社区巴士布设、运营、途径站点、车身效果等相关规范。截至10月底,社区巴士公交线路已实施3003、1001、9003、9004等共计9条,正在准备开行的有7条。

  14.建设10000个以上P+R停车泊位。

  《苏州市P+R停车场“十三五”规划》上报待批;《苏州市区P+R停车设施标准化建设导则》通过评审,完善后将正式出台实施;《苏州轨道交通(P+R)停车场管理暂行规定》待相关换乘优惠政策确定后发布。1-10月,各区累计初步完成19个P+R停车场、9068个泊位建设。

  15.淘汰1607台燃煤小锅炉。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整治淘汰燃煤锅炉1551台,完成目标任务的96.5%,剩余燃煤锅炉整治淘汰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16.完成1000个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1-10月,全市实际落实任务2015个,其中重点、特色村1019个,一般村869个,其中开展前期159个,在建1405个,完成451个。

  17.市区新增绿地350万平方米。

  截至10月底,市区累计新增绿地约328万㎡,投资约8.41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总量的93.71%。

  18.实施城区环境卫生、建筑工地、街面市容秩序、停车秩序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五项治理提升工程。

  ①城区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已拆除老旧垃圾房400座,新建垃圾分类收集亭400座;作业车辆28辆已经全部到位,22辆新车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对166条道路展开机械化作业,保洁作业总面积达533.1万平方米,机械化作业清扫率为88.04%,高于85%目标要求。②建筑工地治理方面。根据苏州市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要求,对符合收费条件的71个项目按照工地扬尘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打分考核;10月11-12日,为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考核,对42个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确保公益广告不低于现场围挡总面积30%;10月24日起随机抽查相关市、区在建工程项目40个;落实第三方扬尘现场检查,第三方公司于10月10日选择4个工地进行实地调查。③街面市容秩序治理方面。对干将路、三香路、人民路、临顿路、广济路等5条道路进行巡查整治,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落实长效;做好旧学前、北仓街、景德路、带城桥路、新市路、观前街等6条重点道路整治工作;以清塘路、宝带西路、阊胥路为整治重点,基本实现管控时间内无马路摊点、占道经营;以双金狮农贸市场周边为重点开展集中整治,有效改善市容环境秩序;创新管理模式,试行“户籍式”管理,规范管理辖区范围内的356个便民摊点。④停车秩序治理方面。拖车查询手机模块在 “苏州交警”微信平台上线;完成东北街、汽车南站2处错时停车点;完成路内停车级差式计时收费;完成姑苏区东北街原长风厂、高新区方正物流园、相城区北桥邻里中心闲置地块开发为临时停车场;保持常态严管执法力度,今年以来共计查处严管区域违停数31517起、非严管区域违停数494892起;大公园片区2条背街小巷微循环已开通,拙政园片区2条已论证成熟。⑤再生资源回收治理方面。各区整治无照废品收购站任务全部完成;新建虎阜花园、和泰家园、虎池苑、胥虹苑、中海凤凰熙岸(一期、二期、三期)、娄门街道苏大北校区小区等14个废旧商品回收社区服务点。

  19.实施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安全改造工程。

  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安全改造工程涉及40个项目(市政中压管网改造22项,小区低压管网改造18项)。其中,东吴北路、安全村路、环体路、皇废基、东苑街、皮市街、西塘南巷、苏苑街、叶家弄、徐家浜一村、西园新村、金桥新村等18个项目已完工,人民路(平门桥—团结桥)等9个项目已进场施工,学士街等5个项目已办理规划许可证。

  20.建设苏州市电梯物联网工程。

  完成电梯物联网政府平台的搭建工作,9月底按实际环境进行规模数据推送,已实现3家电梯企业的数据对接工作,另有3家企业的物联网平台处于数据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