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给改革者撑腰鼓劲,带动更多的人干事创业。江苏省南通市设立改革创新奖,鼓励市级机关部门和单位大兴担当作风之风,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措施、实效服务发展、破解难题,取得较好成效。今年一季度,南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7.6亿元,增长9.7%,增幅居江苏省第一,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0和1.4个百分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5.2亿元,增长22.4%,高于全省10.3个百分点,居江苏省第1位。主要做法是:
一、集零归整,将各类名目繁多的考核评比归集为改革创新奖。将过去市级相关部门分解下达的各类考核进行归整,设置改革创新奖鼓励各市级机关部门和单位争先创优,推动各重点难点工作在提质、扩量、增效、惠民上取得突破。改革创新奖评选覆盖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管理部门,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人民团体,垂直管理部门和单位,市属国有企业,政策性银行及相关金融监管等单位119家,评选产生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和优秀奖25名。南通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同志指出,过去各类考核评比多涉及面广,奖项设置多,考核指标过细导致部分考核结果成为“个个有奖”,导向作用不够突出,不仅削弱了激励作用,也不符合规范津补贴的要求,统一设立改革创新奖较好地体现了考核的导向性、有效性,真正起到激励、促进的作用,推动全市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的突破和创新。
二、突出改革发展重点,紧扣南通市中心工作科学设置标准和条件。改革创新奖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全市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设定“五有四程度”条件。五有标准是指推动发展有思路、重点工作有突破、积极争取有作为、化解难题有办法、服务发展有实效等五个方面,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项重点任务以及重大项目、重要民生等工作,细化具体要求;“四程度”标准包括创新程度、领先程度、效益程度和影响程度,其中领先程度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先进水平,工作实绩突出,典型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或关键性指标同行业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等;影响程度主要是要求创新项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贡献份额大,服务对象和人民群众有较高的认可度等。
三、注重项目化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和督查推进。为加强管理、增强实效,南通市在改革创新奖评选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强化过程管控,采取项目化模式加强督查推进。改革创新奖评选分为立项、评估和评审三个阶段,并成立评选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各部门和单位在年初对拟参评项目进行申报,明确项目名称、实施时间、主要内容、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报备立项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项。评选工作办公室根据立项情况,采用自查、督查和抽查以及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等形式,分层分类开展过程性评估,对项目推进进行跟踪督查和动态评价。每年12月份,评选领导小组组织综合评审,包括评委实名打分、入围项目公示、领导实名推选、审定等环节。
四、实行分领域评比,鼓励联合申报聚焦重点合力突破。南通市将申报项目划分为经济建设、管理服务、社会民生、党群工作等四大类别,设置一定比例进行分类评选,经济建设类不低于奖项总数40%、管理服务类不超过25%、社会民生类不超过15%、党群工作类不超过20%。对牵涉面广的重点创新工作,鼓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联合申报。集聚力量推动重点工作实现突破。比如,市国土局、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推进“实施陆海统筹发展积极推进试点创新”项目;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试点由市编办、行政审批局、市政府法制办共同实施;市政务中心、市质监局共同打造南通政务服务综合标准化成为“全国样本”项目,等等。
五、强化结果运用,把评选结果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南通市对获得改革创新奖项目的部门、单位在通报激励的基础上,将改革创新奖评选结果与绩效考核、年终评优相结合,作为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参评市级机关综合绩效优秀单位的必要参考,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并作为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南通市评选办公室主任说,今年共有105个部门参与评选,共申报了218个项目,其中国有企业11个。总体上各参评单位创新意识和标准意识非常强,紧扣“五有四程度”的条件,注重项目的创新性、贡献度、影响力和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