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动员全市上下尤其是广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踊跃投身改革,狠抓项目建设,猛攻有效投入,加快提质增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突破,为南通好上又好、能快则快发展多作贡献。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志鹏,市委副书记、市长韩立明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市领导王德忠、陈斌、黄利金等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副市长徐新民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科学路径和工作重点,不等待、不回避、不畏难,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有效投入实现有效供给,以结构性调整推动结构性优化,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重中之重落实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去产能,关键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南通产业特点,坚决化解低端低效产能,推进“去”和“进”更好结合,在主动减量的同时优化存量、引导增量,实现以“去”促“增”。去库存,关键是解决好商品房库存的结构性问题,发挥公积金、土地、规划等政策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住房制度改革,提高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有效引导和释放居民购房需求。去杠杆,关键是针对政府和企业杠杆的不同特点,分类审慎操作,筹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搭建工业存量资产交易平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防范金融债务风险,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降成本,关键是落实好降低企业显性和隐性成本各项政策,大幅降低生产要素成本、税费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企业轻装上阵。补短板,关键是聚焦重点难点攻坚突破,对市里已经排出的6大领域的短板、87个重点项目,要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坚持不懈地把短板补好拉长,转变为后发优势。
会议要求,汇聚力量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一是发挥好市场的决定作用。用改革的手段推动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优化组合,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深化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土地市场调节机制,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发挥好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政府层面的组织引导、政策供给、要素保障,解决好单靠市场力量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用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三是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广大民营企业要在抢抓机遇中发展实业、在创新驱动中加快转型、在产业培育中做大做强,围绕建设“3+3+N”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在新一轮产业、企业分化中,涌现出更多的行业标兵和“单打冠军”。四是发挥好企业家的生力军作用。要传承张謇精神,树立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以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当好主力、奋发有为。
会议指出,“十二五”以来,南通市民营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窗口期”,政企联动提升民营经济自主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全市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提供主体支撑。要持续扩大规模,抓好民资招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放宽民资准入。要培育优势企业,围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现代化企业,尽快形成拥有核心竞争力、具备特色优势的企业集群。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动装备制造升级,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要推进开放融合,支持和推动民企加快“走出去”,提升民营经济国际化的服务水平,推动民资与外资国资融合。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强化政策落实和创新。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学习研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要坚持务实推进,做到向上对接要实、政策落地要实、工作作风要实。要确保社会稳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化解活动,妥善处理改革发展过程中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高度关注企业资金链、安全生产等潜在风险,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