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淮安市召开市委六届140次常委会,研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五大任务”实施意见等六项议题,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的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任务的实施意见》获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会上,淮安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黄克清汇报了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任务的实施意见》。据悉,《实施意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确立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地位两大目标,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着力补齐“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县域发展、生态建设、软实力、民生改善”七大短板。
围统上述七个方面的发展短板问题和主要任务,启动实施“七大提升工程”,重点推进28大类8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8155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6133亿元。一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包括工业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类项目。二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包括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四大类项目。三是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工程。包括台资高地、利用外资、外贸培育、载体建设、交通建设五大类项目。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包括城镇化建设、产业带动、园区建设、融合发展四大类项目。五是生态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包括生态空间管控、能源节约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低碳经济四大类项目。六是现代文明软实力提升工程。包括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文化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现代政府建设四大类项目。七是民生改善水平提升工程。包括居民增收、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扶贫脱贫四大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