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正式印发《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行动计划。根据总体方案,3年内,苏州市将关停及实施低效产能淘汰企业2000家,“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到2018年底,各区域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2个月以内,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软硬基础设施更趋完备。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和问题,苏州市于近日正式出台了《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行动计划(2016~2018)》《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去杠杆行动计划(2016~2018年)》《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2016~2018年)》。总体方案和“去降补”行动计划,突出市场主导、因地制宜、双向发力、统筹兼顾,力求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要素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苏州市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总体方案明确了“去降补”目标:去产能方面,3年内完成省下达的化解钢铁产能任务,化解平板玻璃产能不低于1000万重量箱,关停及实施低效产能淘汰企业2000家,实施兼并重组、帮扶解困及破产重组的困难企业200家,“僵尸企业”基本出清,实施产业转移和“走出去”发展项目不少于100个;去库存方面,3年内消化商品房库存500万平方米,到2018年底,全市商品房库存规模控制在2800万平方米以内,各区域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2个月以内;去杠杆方面,确保金融业务杠杆水平符合期限配比管理标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和主要风险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8年底,直接融资占全部新增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40%;降成本方面,到2016年底,要为全市企业减负165亿元。到2018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生产经营环境明显改善;补短板方面,到2018年底,软硬基础设施更趋完备,交通、水利、农村供电、新一代信息基础、城市地下管网、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率先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目标要求,医疗卫生、养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85%。软实力水平不断提升,市、县(区)两级文化馆、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