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宏观形势下,徐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开好局、紧在前”,保持了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4.92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是:
一是经济发展保持平稳,指标增速较为均衡。三大需求基本平稳。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17亿元、增长10.6%,增速较1-2月份回升2.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60亿元、增长11.9%,增速高于全省增速1.4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分别增长11.1%和14.8%,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8.6%和13.8%;家电、服装鞋帽、数码商品、汽车等消费增长平稳。受光伏、大蒜等重点产品拉动,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1.62亿美元、增长5.3%;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2.7%,增速环比回升4.3个百分点。财税金融增长稳定。一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6.8亿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118.3亿元、增长13.6%、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税占比为80.6%。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微增3.9%,增速同比回落17.7个百分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9.4%和20.3%,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3.6%,契税增长20.6%。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36亿元、增长11.1%,贷款余额3182.3亿元、增长11.8%。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比年初减少17.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5亿元,企业经营性贷款需求下降,基础设施投资贷款增长较快。人民生活稳步提升。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2元、增长9.2%,增速高于去年全年0.2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和9.6%。1-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9%,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趋于温和上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1%。
二是产业发展总体平稳,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稳中趋缓。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0.90亿元、增长8.5%,增速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受采矿、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持续下降影响,全市工业用电量累计下降0.7%。列统的37个大类行业中有29个保持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分别增长17.2%和14.6%,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5.6%,医药、计算机通信设备产值分别增长9.6%和10.1%;高耗能行业产值增长0.7%,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经营良好。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4.44亿元、增长8.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7.3%和18.3%。第三产业实现税收收入94.24亿元,增长14.3%,增速快于全部税收5.3个百分点,占比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农业形势稳定向好。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95.34亿元、增长2.8%;小麦播种面积增长2.5%、苗情好于上年;新建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农业经营效益有所增加。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徐工环卫产品销售增长207%,地下暗挖机械化施工设备增长356%,重卡产品逆势增长6.8%,多晶硅产量增长4.3%。新兴业态加快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2.11亿元、增长30.7%。1-2月份,快递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总量和收入分别增长98.3%和64.9%。一季度,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7738个,同比增长55.2%,注册资金增长24.8%。
三是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五大任务全面推进。在去产能方面,有序整合一批小炼铁炼钢企业,关停300立方米以下高炉,实现钢铁企业脱硫脱硝改造。关停庞庄、垞城、张集等6对矿井,推动煤炭生产逐步向丰沛矿区集聚;在去库存方面,规范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加快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合理放宽商品房预售申请,将商品房去库存列入县(市)区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一季度全市商品房、商品住房可售库存同比下降1.5%和11.2%。在去杠杆方面,加快推进直接融资,一季度全市新增发行各类债券35亿元,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清理整顿各类投资理财、融资性担保、抵押贷款信息咨询服务中介等机构。降成本方面。研究制定我市《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5%,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下调3.12分/千瓦时。补短板方面。加大棚户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水利等短板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塌陷地改造。8大类72项民生实施总体进展良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5个非城建重点工程的实事项目超额完成节点任务。
四是投入结构不断优化,重大项目进度良好。重点行业投资支撑增强。一季度,服务业投资完成329.78亿元、增长11.7%,增速快于全部投资1.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63.7亿元、增长9.4%,增速同比回落11.6个百分点。如剔除房地产投资,服务业项目投资增长13.1%,增速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支撑作用明显,一季度完成投资128.26亿元,增长18.7%,增速快于全部投资8.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7%,增速高于工业投资18.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7.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年度实施的156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8.65亿元,超过一季度投资计划19.16亿元。其中,88项新开工项目开工建设63项,同比增长25.6%,开工率达到71.6%。列入省重大项目计划的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徐宿淮盐铁路、观音机场二期以及鑫华晶硅半导体等项目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