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随着南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努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认真制定和贯彻落实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全市圆满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一、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明显放缓
近年来,随着南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通能源消费总量逐年扩大,“十一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幅达到9.6%。进入“十二五”以来,南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节能,深入开展全面节能行动等措施,能源消费总量较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能耗增幅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回落,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增幅均低于了5.0%,仅为4.6%和3.8%,为近十年来最低增幅。 “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幅为6.5%,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1个百分点。
二、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进入“十二五”以来,南通能源利用效率呈稳步提高态势,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十二五”期间累计下降22.9%。2015年南通单位GDP能耗降为0.45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达到5.3%,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南通单位GDP能耗降低17%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全市单位GDP能耗年均降幅为5.1%,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降幅4.4%扩大0.7个百分点,总节能量达到1257.3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降低。“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8,比“十一五”时期的0.67降低0.0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的比值,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反映了经济增长中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三、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清洁能源比重提高
“十二五”以来,南通通过加快电源和电网建设、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和天然气通气应用等措施,不断提高效率较高、污染较轻的清洁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使终端能源消费结构逐年优化。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石油制品占终端消费的比重为35.5%,比2010年的48.0%下降12.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和天然气比重为62.0%,比2010年上升16.3个百分点。全市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得到优化。
四、二次能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转换效率日益提高
受资源禀赋的限制,南通一次能源除少量风电、光伏电力外,其他只能依靠二次能源,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所需的能源,南通不断扩大二次能源生产规模,并通过新建具有高效发电机组的电厂和加快大型发电机组建设等措施,有效提高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加工转换效率。“十二五”以来,南通不仅加大原有电厂的技术升级改造,新建的南通电厂也于2014年全面投产,至2015年末,全市发电装机容量合计735.2万千瓦,比2010年末增加248.8万千瓦,其中包括南通电厂在内的四大电厂装机容量670.4万千瓦,比2010年末增加了224.0万千瓦。几大电厂2015年火力发电平均标准煤耗为286.0克/千瓦时,比2010年的295.0克/千瓦时减少9.0克/千瓦时。
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风力发电量实现翻番
“十二五”以来,南通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和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至2015年底,全市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已达196.1万千瓦,较2010年末增加了124.9万千瓦,增长了175.4%,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1.1%,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风能利用较快发展,至2015年底,南通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48.4万千瓦,全年风力发电量23.1亿千瓦时,较2010年增长了1倍。2015年全市垃圾发电量达到3.7亿千瓦时,竹木生物质燃料发电量达到2.5亿千瓦时。
六、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第二产业用能比重逐年下降
“十二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第二产业仍是南通能源消费最大产业,其他依次为第三产业、生活用能和第一产业。“十二五”以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产业内部节能工作的开展,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也有所调整,其中,能耗最大的第二产业用能比重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占比70.8%,下降到2015年的65.3%,累计下降5.5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用能比重均略有上升,分别由2010年的4.7%、14.0%和10.4%,上升到2015年的6.9%、16.6%和11.3%,占比分别提高了2.2、2.6和0.9个百分点。
七、工业领域成为节能的主战场,重点用能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工业用能一直是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主体,全市工业用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其节能成效对全市节能降耗起着决定性作用。“十二五”时期,南通把工业领域作为节能的主战场,重点实施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技术创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取得显著成效。2011-2015年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各年度分别比上年降低5.5%、15.0%、6.8%、7.5%和7.7%,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五年累计节能655.1万吨标准煤。
高耗能行业用能历来在工业用能中占有很大比重,对工业用能有着重要影响。
2015年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3.0%,尽管占比较2010年的75.7%略有回落,但仍占据着很高比例。“十二五”以来,南通注重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控制高耗能行业在全市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地新型工业化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耗能行业规模发展得到一定的控制。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高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为30.3%,较2010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仅此结构变化就为全市规模工业节能57.1万吨标准煤。同时,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通过不断的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能源使用效率也有大幅提升,“十二五”以来七大高耗能行业累计节能468.2万吨标准煤。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是全市规模工业节能的主力军,在节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基本保持在200多家,五年来万元产值能耗累计下降25.4%,累计节能445.6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工业节能总量的68.0%。
八、各地有效推进节能工作,全面完成节能目标
“十二五”以来,南通制定了县(市)区节能降耗年度节能目标,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和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九个县(市)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均有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港闸、如皋、崇川、开发区和海门单位GDP能耗累计分别下降34.4%、25.2%、24.1%、22.7%和2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2%的降幅,海安、如东、启东和通州单位GDP能耗累计分别下降19.1%、18.1%、17.9%和17.1%,均完成了市下达的“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