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出台《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意见》(苏政发〔2015〕133号)。
《意见》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当前,我省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保障城乡居民健康带来了新挑战。要坚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和拓展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着力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养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更可靠的医疗保障,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围绕加快“健康江苏”建设,提出了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与促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推进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健康服务业、深入实施智慧健康工程等八项重点任务。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左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10万和4‰以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6张以上、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3人以上、注册护士数达3.1人以上,签约服务覆盖率达50%以上;城乡基本医保覆盖率达98%以上,筹资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所有养老机构都能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比例达50%以上。
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面,《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社会办医,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符合条件、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其专科建设、设备购置、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健康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培育壮大健康服务支撑产业,通过加大科技支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引导等综合措施,加快推进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健康产业发展载体,在社会办医、健康养老、运动康复、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等方面,建设一批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左右;商业健康保险进一步发展,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比均达25%以上,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