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整治扬州市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确保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要求,结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提升安全发展水平的意见》,全市加强部门联动,明确责任,政企对接,稳步推进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监管体制。扬州市自1978年在仪征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市境内油气长输管道总长已达380.62公里,油气管道保护工作点多面广线长,给隐患整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年初,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市发改委、安监局、公安局、规划局、建设局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安全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组成单位和具体负责人员,形成了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全市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生产责任体制。目前,各县市区亦已成立油气输送管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保护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体系,确保管道保护工作无死角、无漏洞。
二、形成部门联动,提升监管合力。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扬州市坚持采取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共同配合的办法,扎实抓好全市油气长输管道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每季度由油气管道安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带队,组织各相关部门及安全专家对全市所有油气长输管网、门站、油库、储油库等进行不间断、拉网式检查。在检查中,严格依照《油气管道保护法》规定并充分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逐一逐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近年来,先后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了中石化头道桥油库趸船、扬州市邗江区新盛街道双墩村废土压占管道等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叫停了江都拟在西气东输管线周边新建人武部靶场事宜。今年以来共联合检查11次,发现隐患17处,协调解决隐患15处。未解决的隐患已落实整改方案,正式实施中。
三、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每年下发《油气管网生产安全工作通知》,把安全意识灌输到日常的工作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油气安全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部署开展油气市场安全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通过公共媒体,发放安全手册,采取图片展、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宣讲长输管道安全知识。消防、安监、公安等部门组织企业参与消防演练。通过组织行业安全业务培训,制定行业安全工作计划、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四、明确主体责任,健全长效机制。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全省油气管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组织召开了全市油气企业安全工作会议,对全市油气长输管线安全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先后制定了《扬州市油气输送管线及成品油市场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扬州市油气长输管道工作保护工作要点》、《扬州市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落实属地各级组织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管道安全管理第一责任,实行企业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