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淮安市新发展各类企业13850户,注册资金936.3亿元,同比增长20.7%和24.7%,其中私营企业12786户,注册资金751.2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232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63户、家庭农场945户;个体、私营经济分别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16.2%和129.3%。“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61670户,注册资金2222.5亿元,较“十一五”同比增长97.8%和169.9%;全市新发展外资企业1109户,注册资金81.2亿美元,较“十一五”同比增长29.1%和78.7%。
一是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以放管结合、“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建设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将18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盱眙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二是加强商事制度改革。该市全面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验,努力打造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淮安模式”。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注册资本“零首付”、放宽经营场所限制“三项减法”,激发全民创业创富激情。通过全面放开注册资本限制、不断压缩前置审批事项、充分发挥场地资源等方式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三是全力降低创业门槛。今年以来,该市相继出台支持“全面创业、淮商崛起”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全面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允许“一址多照”,试验证照“同城通办”,有力支持了全市就业和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