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市场化运作试点

来源: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11/17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3


  为推进园区市场化建设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去年下半年镇江市出台了《关于探索“三集”园区市场化试点指导意见》(镇政办发〔2014〕151号),明确开展市级园区市场化运作试点。试点的主要方向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总体思路,以产业“三集”园区为主要载体,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着力创新产业园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营体系、招商体系、融资体系,进一步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市服务业办牵头,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从全市30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中,选定丹阳眼镜城、中瑞生态产业园和京口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园3家作为试点园区。每一个试点园区均编制了详细试点方案,明确试点模式、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机构、推进序时、政策保障、风险防范等。市产业“三集”办专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后,正式批发实施。

  按照方案,丹阳眼镜城,以打造知名的国际眼镜市场和眼镜文化旅游城为主要目标,在原来管委会的基础上,成立眼镜城市场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眼镜城产业规划和监督考核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新注册2亿元和1000万元,分别成立丹阳眼镜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丹阳眼镜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分工负责眼镜市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和眼镜城产业服务集聚区旅游资源开发和运营。根据这一模式,将全面强化眼镜城的现代化运营管理,拓展商贸旅游、研发设计、广告代理、会展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产业链延伸发展,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市场销售翻番,新增上市企业1-3家。

  中瑞生态产业园,按照“三中心、三基地”的发展定位,首先启动中瑞创新中心建设。高标准建成22.6万平米功能载体的基础上,注册1亿元,成立江苏新中瑞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全部市场化聘用,与原有体制脱钩。以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成为生态产业园区国际化专业运营商为目标,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成中瑞双边自贸示范区,生态、健康服务的引领区。

  京口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园,采取“公司+管委会”的委托管理模式,即由江苏华夏汇丰通信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信息产业园运作的投资主体,全面负责园区的招商、运营、管理,大禹山管委会作为京口区政府派出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园区规划政策协调和招商建设服务等职能。通过这一模式,重点体现“小政府、大企业”原则,做到既充分发挥政府牵头协调服务职能,又利用好实力雄厚的企业资金和先进的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园区以“航空航天信息”、“智慧城市应用”和“大众娱乐应用”等为主导产业方向,力争通过3-5年努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根据试点指导意见要求,今年3个园区全面开展市场化运行先行先试。9月份之前,进一步细化试点工作计划,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分步骤推行试点工作,同时强化规划引导,严格按照已制定的产业规划和园区总体规划编制控制性详规,确保园区建设科学、合理、规范;10-12月份为总结提高阶段,主要总结各园区试点经验、教训,研究确定全面推广的路径、政策和措施,下一步将有序推广,全面提升园区建设市场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