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民创业、淮商崛起”行动,加大创业扶持,搭建创业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全民创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8月底,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8058户,同比增长28.56%,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153户。其中,新增企业17216户,增长35.97%;新增个体工商户39569户,增长20.28%。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27.49万户。
一是改革登记模式,助力重点群体。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简化准入程序,改进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即由申请人一表申请,综合窗口统一收件,工商、质监、国税、地税数据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对外统一出具加载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的工商营业执照,自今年4月23日颁发首张市本级三证合一营业执照,5月29日颁发首张外商投资企业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以来,已累计受理办结173户,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促进、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等“四项计划”,以点带面促进全民创业。市人社、财政、经信、工商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淮安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市本级及县(区)相继出台农民创业贷款实施办法,针对农民创业申请担保贷款取消户籍限制,无需反担保,按照基准利率贴息,符合条件的最快3日内发放到位。对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在家庭服务、社区养老、商品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创业。
二是搭建创业载体,加大创业扶持。加大创业孵化基地、乡镇工业集中区、村级创业点和众创空间建设。大力培育淮安留创园、软件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83文创园”、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等国家和省级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全市9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上半年乡镇工业集中区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73.24亿元,实现开票销售收入34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62.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6.6%、30%和2.7%;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全市已建成功能完备的电子商务产业园3个,其中淮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电商产业园,淮安软件园、江苏顺丰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电商产业园,还有10个电商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严格执行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和科技创新等优惠政策,对月销售额2万元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惠及全市25501户小微企业,减免税额2556万元。对2014年度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市级优秀创业培训机构、优秀创业服务机构、优秀创业典型等兑现扶持资金563.4万元。加大资金帮扶。今年以来,共为中小微企业向上争取1亿多元扶持资金,下达市级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000万元。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创业服务。拓宽融资渠道。与江苏省进出口银行合作建立中小微企业低息统贷平台,已为56户企业发放低息贷款6.54亿元;今年以来,开展中小企业BCG融资服务市场“三进”专场等银企保对接活动6场,为企业发放贷款8.46亿元;全市担保公司共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51.08亿元;建立4000万元市级中小企业应急过桥资金,帮助企业过桥516笔16.14亿元贷款。完善全市工业运行暨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分析企业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帮助企业提前采取对策,解决困难;建立“1086”工作制度,开展“千企帮扶”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已助推400多户企业走出困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江苏国际服装节、软博会、中博会、中技会、厦洽会、东盟博览会等重要经贸活动,帮助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