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01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5845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39.8亿元,增长9.2%。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1254.7万吨,比上年增加58.9万吨,增长4.9%,实现“十一连增”;亩产达349公斤,增加15公斤。油菜籽产量110.06 万吨,比上年减少3.2 万吨,下降2.8 %。生猪生产保持总体稳定。上半年生猪出栏1562.4万头,同比增长0.2%;猪肉产量112.7万吨,增长0.5%。家禽生产有所恢复。上半年家禽出栏28466万只,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23.6万吨,同比增长2.4%。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二、工业生产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与一季度持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股份制、民营、私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6%、11.7%、12.4%和12.8%。从行业情况看,多数行业稳定增长,列统的 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产值保持不同程度增长,有24个行业产值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持续较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等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3.8%、12.5%、13.5%、14.6%和17.6%,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仅增长2.5%,石油加工炼焦、化纤制造业同比分别下降1%、3.3%。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882亿元,同比增长11.6%;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9.2%,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企业盈利水平稳中有升。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69.9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达今年以来最高水平,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逐月收窄,1—5月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7.7%,较年初收窄5.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发展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3120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3.6%。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8.1%,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4%。1—5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254.7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利润466.5亿元,增长16.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在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0大门类中,有8个行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科研和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7%、2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13%以上,均高于规上服务业单位平均水平。交通运输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公路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5%,比一季度分别提高3.8个和1.5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速稳中略缓
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47亿元,同比增长17.2%,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939.5亿元,增长1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4.7亿元,增长14.6%;第二产业投资8956.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投资9415.5亿元,增长21.5%。上半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608.5亿元,同比增长26.5%;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4.1%,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19.6%,拉动投资增长3.4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投资9415.5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1%,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359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势明显回落,上半年全省高耗能行业施工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7%、0.8%;完成投资1810.8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7.8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量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0%降至9.8%。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22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3%,已连续5个月负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77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4%。
五、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04.1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5.6亿元,增长11.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173.2亿元,增长12.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30.9亿元,增长11.6%。上半年限上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5%、12%,拉动限上贸易零售额增长2.8个、3.5个百分点;家具、建材及装潢材料、五金电料等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3%、19.2%和21.2%。高档住宿餐饮向大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今年起摆脱负增长且较快回升。上半年限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回升2.9个、14.7个百分点。
六、进出口保持正增长
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734.3亿美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627.4亿美元,增长4%,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106.9亿美元,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5.3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看,上半年江苏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5.2%、10.6%和5.2%,比去年同期回升4.6个、25.5个和9.5个百分点;对东盟、俄罗斯、印度增长5.4%、2.6%、3.1%,对非洲、拉美出口下降5.2%、5.7%,对香港、韩国出口增长6.4%、3.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21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4.3%,超过加工贸易3.6个百分点。从出口主体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2.8%、0.9%和0.1%。
七、财政金融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省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37.4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税收收入3083.9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82.5%,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提高0.7个百分点。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增长14%,企业所得税增长6.9%,个人所得税增长11.6%,营业税增长14.5%。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比年初新增10439亿元,同比多增1137亿元。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年初新增4464亿元,同比多增187亿元。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4元,增长11.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8元,增长9.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78元,增长11.1%。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840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家庭经营净收入2253元,增长8.5%;财产净收入1180元,增长13.1%;转移净收入2368元,增长9.0%。
九、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上涨2.4%、烟酒下降1.8%,衣着上涨4.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9%、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6%、居住上涨2.8%。食品价格中,鲜瓜果上涨17.8%,鲜蛋上涨6.1%,食用植物油下降3.4%,鲜菜下降1.6%、猪肉下降4.0%,淡水鱼下降2.6%。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分别比一季度收窄0.3个和0.1个百分点。
十、区域经济更趋协调
上半年,苏南、苏中、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5%、12.0%、13.1%,苏北高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3.9%、20.2%、22.3%,苏北高于全省平均5.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6%、13.9%、17.4%,苏北高于全省平均12.2个百分点;出口分别增长2.4%、11.2%、16.1%,苏北高于全省平均12.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9.6%、14.6%、12.7%,苏北高于全省平均1.8个百分点。上半年,沿海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2.5%、21.9%、18.0%和14.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4.7个、12.8个和3.6个百分点。
总体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