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苏钢铁工业情况——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中的江苏钢铁

来源:工业处 2014/5/15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4


  今年以来,全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旺的形势有所加剧,仍然延续“低需求、高产能、高库存”的弱势格局。钢材价格持续下滑并低位运行;钢材库存水平继续上升;钢铁行业总体盈利水平呈低位震荡趋势,钢铁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一、一季度全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共生产生铁20269.9万吨、粗钢17970.2万吨、钢材26141万吨,同比增长2.4%0.1%5.9%,其中粗钢日产水平刷新了去年2月份创下的新高。但由于下游需求没有实际释放,“去库存化”压力急剧攀升,截至2月末,钢材社会库存总量2086.2万吨,环比增加526.5万吨,增幅33.8%。在需求不旺和市场恶性竞争的影响,钢材一季度钢价大幅回落,屡破历史新低。 

  二、一季度我省钢铁行业生产投资情况 

  今年以来,我省钢铁行业总体呈现 “高投入、高产量、低价格、低效益”的态势。一季度,因部分企业建设节能降耗装置和技术改造,我省钢铁行业完成投资114.29亿元,同比增长13.6%,虽低于全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增幅1.6个百分点,但在产能过剩重点行业中处于高位;实现销售收入2607.83亿元,同比增长4.05%,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5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5亿元,同比下降5.84%。我省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为近几年最低,但一些特钢企业以及具有物流区位优势的钢铁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 

  一季度,我省生产粗钢、生铁分别为2362万吨、1743.9万吨,同比增长11%8%,分别占全国的11.65% 9.7%。全国主要省份中,河北省减产最多达196万吨,江苏省增产最多达150.6万吨,占全国增产量的70%。我省生产钢材产量3058.4万吨,同比增长8.5%,占全国11.7% 

  三、一季度主要钢铁企业情况 

  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粗钢、生铁、钢材795.83万吨、873.96万吨、815.8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6.62%2.81%;实现销售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3.96%,实现利润4.02亿元,生产、主营收入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粗钢、生铁、钢材233万吨、229万吨、2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44%10.48%8.66%;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同比下降1.23%,利润基本持平。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生产粗钢160.6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生产生铁、钢材162.4万吨、15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4%1.8%;一季度实现微利,但与该公司年度预算进度对比略有滞后。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粗钢、生铁133万吨、1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利税总额近5亿元,其中净利润2.16亿元,是行业内产品水平最高、利润水平最好的企业。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矿价格虽持续下跌(进口矿石从1月初的133.25美元/吨降至3月底的112.25美元/吨),但相比大幅下跌的钢材成品价格仍然偏高,直接推高产品成本,影响企业效益。 

  二是钢材成品价格持续走低。受造船、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增速普遍下降以及房地产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产成品销售压力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钢材价格持续走低。以三级螺纹钢为例,3月底的价格为每吨3240元,相对去年底下跌了230元。 

  三是资金压力较大。一季度我省钢铁行业产量居高不下,但市场持续低迷,库存大幅增长。库存过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受“海鑫事件”及银行对钢贸企业信贷收紧的影响,行业资金环境偏紧,对整个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四是高端产品开发有待加强。我国钢铁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对于一些刚刚转型的企业,同样的产品没有价格优势,难以竞争。同时,我省在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如高压锅炉管、高端硅钢、高档轿车板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一季度我省外购国内其他地区钢材达330.6万吨。 

  五、发展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建设细则逐步出台,部分下游行业(造船、机械等)目前新订单逐步增多,以及更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和缓解空气质量等环保政策出台等因素逐步显现,预计钢价将逐步结束探底过程,或将呈现平稳走势。但是,钢铁产能仍在不断释放,市场需求疲软,铁路运费上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还难以根本转好。对此,我省钢铁企业应创新思路,加快内部挖潜,加快新产品开发,加大市场开拓,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应对各种新挑战。 

  1.强化管理效益,进一步降本增效。钢铁企业应围绕“降低库存总量,盘活资金存量,加强资金管理”开展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科学组织公司运营,合理下降原辅燃料、机物料、备品备件、中间产品及成品库存,力争库存资金总量下降。同时,探索低库存运行下的高效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 

  2.进一步开发新品,提升品种质量。钢铁企业要加强与下游产业的前期介入合作,从下游用户、市场需求出发来考虑产品、技术的进步方向与研究开发的重点,努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争取优势产品大幅放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迅速提高;同时,狠抓核心品种的研发和质量攻关,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3.内外市场并举,拓展发展空间。钢铁企业要围绕城镇化建设、市政建设、管道运输、海洋开发等领域,加强供需对接,挖掘市场需求,重点开拓高强度、高精度板管材市场。同时,应加大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瞄准国外潜力市场,在市场所在地或资源所在地投资建厂或并购当地企业,有序推进钢铁产能转移。  

  4.实施兼并重组,延长产业链。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重点发展能够对主业构成支持的产业,有序发展与主业有一定协同作用、能够增值客户服务的产业,酌情发展与主业有关联、能够发挥主业优势的产业,扩大自身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