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泥行业基本情况及2013年运行分析

来源:工业处 2014/1/28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2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性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品,水泥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与宏观经济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性比较高。近年来,中国水泥产销增速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有所波动,但保持持续增长。自1985年起,中国水泥产量已连续27年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左右。

  然而,较高的投资规模导致水泥产能过重问题凸显。自2009年9月份以来,有关控制水泥产能过快增长的政策密集出台,主要集中于提高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淘汰原则、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行业兼并重组。相关政策有效抑制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快增长问题,近几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连续两年负增长,产业集中度逐年上升,但由于中国水泥产能存量依然很大,加之新增产能的投放,2012年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仅为72.7%,产能过剩问题依然较为严峻。

  2013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经历了极度低迷的阶段,盈利整体大幅下滑,但四季度以来水泥价格明显回暖,主要是因为新增产能减少,落后产能淘汰,行业整合加速等因素影响。江苏全年水泥产量18560万吨,增长10.5%,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熟料产量6690万吨,增长30.1%,增幅较高是因为省内熟料产量缺口较大、产能得到较好释放等因素影响。据统计,全省水泥粉磨产能利用率为68%左右,熟料产能利用率为87%左右,全省300家水泥企业的前十强集中度为45%。

  环保部去年底最新发布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水泥行业最新标准是要求窑尾的氮氧化物达到400毫克/立方米,这被称为水泥行业史上最严环保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产能过剩,促进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2014年,因为环保压力大,供需情况有望进一步改善。随着水泥行业供需情况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煤炭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2014年水泥价格可能超预期上涨,水泥企业也有望达到历史盈利最好水平。此外,新的水泥标准已在着手制定,预计将于2014年6月30日前出台,将取消PC32.5水泥,用PC42.5水泥的标准取代,这一块,初步估计可能会给熟料的需求带来10%的增量,水泥熟料产能过剩的情况将得到缓解。

  水泥行业具有重资产、产品同质化、销售半径明显等特点,故企业经营规模、产业链协同性、区域竞争实力等因素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几年,产品结构调整及兼并重组将继续深化;水泥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产业链延伸成为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主要方式;受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加快向全国其他市场扩张影响,区域化竞争将演变为全国性竞争。同时,区域分化基础上的整体供需矛盾仍将持续;水泥企业停窑限产逐渐成为常态。未来几年,水泥需求将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产能过剩及需求相对疲软的供需双方面压力影响相关企业的盈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