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争创“全省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了“运行平稳、转型加快、后劲良好”的态势。
1、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导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771 亿元,同比增长19.1 %; 1-11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9%。一是重点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11月份,医药、化工和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56亿元、1078亿元、2989亿元,分别增长20.5%、17.4%、16.4%。二是新兴产业发展提速。1-11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共实现总产值3058.86亿元, 同比增长23.84%,比规模工业增幅高4.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36%。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均保持28%以上的增速,产值分别实现2.78亿元、34.93亿元、101.02亿元和173.2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1-11月份,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7亿元,同比增长22.0%,增幅高于省平均2.1个百分点,列全省十三个省辖市第六、苏中第一。一是工业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份,工业完成投资873亿元,同比增长21.5%,增幅高于省平均3.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8%。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加快。1-11月份,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20亿元,同比增长23.2%,环比提高5.7个百分点。
3、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
1-11月份,全市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服务业税收快速增长。1-11月份,全市服务业实现国税收入48.3亿元,增长21.3 %;实现地税收入106亿元,增长17.4 %,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达66.4 %。二是房地产业销售持续增长。1-11月份,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53 亿元, 增长 48.7 %;商品房销售面积 412万平方米, 增长47.8%。
4、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快
今年以来,全市开放型经济增长低于预期,部分指标进度滞后。1-11月份,我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外贸进口总额37.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外贸出口总额58.1亿美元,同比下降8.6%。
5、财政收入增长平稳
1-11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12.1%。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主体税种支撑作用明显,全市税收项目中除个人所得税等减收外,其他税种均实现了正增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完成9.2亿元,占税收收入的57.9%。三产税收增幅高于二产,第三产业在房地产业拉动下完成税收收入15.2亿元,三产税收增幅高于二产21.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32.9%,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部分重点行业减收。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下降较多,分别下降54.7%、4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