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医改重点 强化医改实效江苏卫生推出2013年便民惠民十件实事

来源: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13/2/1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量:22


  日前,省卫生厅公布2013年江苏卫生便民惠民十件实事,进一步把落实医改重点工作转化为便民惠民实效。十件实事的具体内容为:

  一、实施重大疾病保障。对肺癌等20类重大疾病,确保符合救治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新农合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对补偿后个人负担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进一步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二、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以县为单位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全省最低筹资提高到人均350元左右,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不低于280元。确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5%,让农村居民看得起病。

  三、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巩固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实施范围,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措施。全省50%以上的县(市、区)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配备使用并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按规定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并逐步达到国家要求。

  四、转变基层机构服务模式。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主动上门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省辖市为单位,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协议签约率达到50%以上,社区预防保健服务人次比例稳定在70%以上。在2/3以上的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

  五、提供满意医疗服务。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落实改善服务24条具体措施,实施中医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大力提倡人性化温馨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完善省级集约式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功能,100%的二、三级医院加入预约诊疗平台,实现85%专家号源、所有普通门诊号源投放,在三级医院试行分时段预约,方便患者挂号就诊。

  六、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继续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预防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 0-6岁儿童、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

  七、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全省农村妇女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免费为26个试点地区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政策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不低于500元;在项目地区免费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检测;免费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80万座,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八、扩大居民健康卡发放范围。发挥健康卡有效身份识别、健康信息存储和金融支付功能,更好地方便群众就诊,并为诊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持。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等重点人群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其他人群达到65%以上。1/3的县(市、区)建成远程医疗、区域影像等系统,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服务。

  九、实施中医药惠民工程。力争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确保城乡居民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开展各类基层中医药文化公益性服务活动500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十、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确保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覆盖人口数占总人口数比例达到85%,风险监测样本数量比2012年增长30%以上,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保障食品安全。